通讯员 许兵 郭依萍
在石泉县云雾山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内,人大代表、法官、检察官、公安民警、司法干警和当事人围坐一起,对一起土地纠纷进行调解。
原来,宁石高速建设完成后,临时用地退还,两户村民因土地归属问题发生纠纷,经“两官两警”介入调解,这场跨时五年的纠纷终于尘埃落定。
云雾山镇人大主席团依托“两官两警”进家站机制,通过分片区入驻联络站、公开联系方式实现全天候民意直通,构建“联络站+线上平台”双渠道收集体系,建立诉求分类交办流程。发挥法官、检察官、民警、司法干警法律专长,协同人大代表开展法律宣讲、涉法涉诉案件调处及疑难矛盾化解,组织联合调解30余次,纠纷化解率提升至98%。该机制通过专业力量下沉与代表履职联动,实现基层矛盾源头治理与法治化水平双提升。
“我们将继续深化人大代表同‘两官两警’进家站活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及时了解群众需求和问题,进一步发挥‘两官两警’司法优势,积极参与矛盾纠纷调解、法治宣传等工作,为群众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服务。”云雾山镇人大主席汪兆辉说。
近年来,石泉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依托,创新开展“两官两警”进家站活动,全县172名法官、检察官、公安民警、司法干警进驻联络站,促进了司法为民与代表履职互动联动,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
池河镇西苑社区居民谭志强的儿子去年5月在学校参加足球训练时左外踝骨折,治疗花费一万余元,他想向孩子所在学校和保险公司索赔。由于不懂如何索赔,谭志强向辖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求助,人大代表便将谭志强的诉求“派单”给池河司法所和池河法庭。经过法官、司法行政干警与校方和保险公司沟通协调,很快做出了让各方满意的解决方案。“现在有啥矛盾纠纷,大家在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就可以调解,方便了我们老百姓。”谭志强说。
为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池河镇人大主席团积极探索“人大代表联络站+社会治理”新模式,通过“线上+线下”“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坐班人大代表根据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对接“两官两警”进行精准“派单”,确保每一单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人大代表对办理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和结果公示,并将测评结果反馈至“两官两警”所在单位,作为个人年度考核的重要参考。
据了解,自去年5月石泉县人大常委会开展“两官两警”进家站活动以来,172名法官、检察官、公安民警、司法干警入驻人大代表之家和联络站,联合人大代表开展普法宣传和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各代表联络站累计开展普法宣讲55场次,接待选民群众2000余人,接受法律咨询800余人,化解矛盾纠纷50余件,推动代表工作与司法工作深度融合,实现联动履职,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的动能。
“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独特优势和‘两官两警’的职业优势,健全完善‘群众说事+代表说理+两官两警说法’工作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加强服务保障,力促此项活动取得实效,为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平安石泉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石泉县人大常委会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主任黄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