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杨细田 常玲荣)平安是民之所盼,是发展之基。近年来,石泉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以问题和民意为导向,从源头防范入手,建强五项机制,探索形成了源头治理多元化解的“石泉模式”,连续5年获评省级“平安县”,获授“平安银鼎”,夯实了平安石泉、法治石泉建设基石。
强化源头防范工作机制。创新建立了“意见建议”“利益诉求”“投诉举报”书记民情“三本账”和“收、转、办、督、考、研”等配套的管理考核机制,全面收集社情民意,分类建账,综合施策解决,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真正做到“群众说事、书记接事、组织办事、安宁无事”,形成了县镇村三级书记牵头抓总、各部门协同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构建了全链条的预防体系。
强化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发挥村(社区)网格员的“前哨”作用,当好“千里眼”和“顺风耳”。全县划分1130个网格,选聘1373名网格员和175名民情联络员,走访入户全方位、无死角排查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充分运用“三力联调”“四调工作法”“党建+公证+调解”和“公调对接”“访调对接”“诉调对接”等机制,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9.6%,从源头上遏制了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机制。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开展“全民法治素养攻坚提升行动”,针对干部、青少年和群众等不同群体开展普法宣传;持续加大法律明白人培养提升工程推进力度,为全县165个村(社区)和99家重点企业配齐“法律顾问”,开展法治体检、“典亮生活·法润石泉”普法宣传,构建了“1+6+N”的法治宣传教育实践阵地体系建设,多渠道宣传法律知识,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融入群众生活日常,全面提升公民的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
强化德治教化机制。注重发挥道德力量的感召作用,大力实施“百课进百村”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项目,推行“理论宣讲+文艺下乡+干群互动”的方式,开展各类宣讲活动1720余场次,群众素养得到全面提升;以平安积分超市为载体激励引导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充分调动网格员、平安志愿者等社会力量,推行家庭单元优先防、网格单元合力防、综合平台主力防“三防”工作法,将预防极端案事件与孝义文化建设进行有机结合,用道德力量和群众舆论扬正治邪。
强化防控体系建设机制。建成点线面互动、巡卡查并举、打防控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同步依托网格员、平安建设志愿者、基层干部,建立专群结合的群防群治队伍217支2633人,重点时段开展巡逻防控,震慑违法犯罪;同时督促政法机关始终坚持严格依法办案、公正司法,高质效办好每一起案件,让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增强群众安全感和司法公信力。
据介绍,该县将继续深化“枫桥经验”的实践探索,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服务效能,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并积极探索更多创新的工作方法和模式,让人民群众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