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东玲
“朋友们,这是磨石村乡亲们自家纯手工酿的拐枣酒,绿色无污染,欢迎大家品尝……”1月17日,石泉县后柳镇中坝村驻村第一书记周子力和镇机关支部党员廖凯正对着镜头逐一介绍当地特产,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赶集”推介年货活动正在火热进行。
春节临近,年味渐浓,为打破当地特产年货“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困境,后柳镇3名驻村第一书记携手镇机关3名党员变身“网络主播”,推介各村的“拿手好物”——前锋村黝黑味美的豆豉、金齐村鲜嫩可口的香菇、柏桥村香辣鲜醇的剁椒……各类农特产品轮番上阵、目不暇接,“土货”变“俏货”,吸引了不少网友点赞关注和咨询。短短2小时的直播,累计在线观看超过1000人次,收获点赞量1万余次,预计后期成交金额可达3万元。
“驻村第一书记熟悉村情户情,思路活、人脉广、有渠道,开展助农直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次活动借助网络直播平台,用‘小屏幕’打开‘大市场’,有效拓宽村集体和村民农特产品销路!”该镇组织委员黄义芹介绍。
驻村第一书记王东为了利用好这次直播,费尽心思。自去年村里打造了预制菜基地,一丛丛辣椒猛蹿,产量直升,销路却难寻。王东的烦恼不是个例,金齐村的香菇、长兴村的李子罐头也面临着销售难的问题,亟待一次完美“契机”来拓展销售渠道。对此,镇级服务团主动作为,先后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共同探讨如何聚合力量破解困境,助农增收。
“我们决定利用直播平台推介,足不出户就可以让村里的农产品‘飞’出大山,供五湖四海的朋友选购!为了准备高质量‘年货’,大家认真筛选腊肉、香肠、血馍馍、香菇、豆腐干等多种农家特产,制成精美礼盒,年味十足,诚意满满。”王东说。
开播不久,随着网友们的热情不断高涨,后台咨询农特产品的人数逐渐增多,村里的农副产品从“无人识”变成“紧俏货”,喜盈盈的乐意也悄然浸满王东等人心头。
“通过这个第一书记网络直播,好多顾客都在打听我们的米花糖,不一会儿25公斤全都卖光,一下子就赚了800元!”永红村村民李清朋喜笑颜开。
“直播推介农特产品的同时,不少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干部还结合长期在基层工作的经验,化身本地风土人情的‘推荐官’,介绍我镇的旅游资源,让助农直播也成为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动力!”该镇文旅融合服务中心干部廖凯说。
据悉,自驻村第一书记“组团服务”活动开展以来,后柳镇召开联席会议16次,开展观摩交流会5次,举办直播推介3场次,利用“水乡枇杷采摘节”“栽秧酒农俗文化节”等助农增收150万元以上,有效优化整合驻村资源、形成合力,蹚出一条促进全镇产业融合、长链发展的新路子,为实现全镇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