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玉鑫
走进石泉县喜河镇集镇社区制衣厂,不大的厂房整洁明亮,工人们有的忙进忙出,进行拖料、封衣、打包,有的灵活动用手里的工具对衣物进行缝制、清洁、整理,干得热火朝天。
“我在这上班一个多月了,这里工作环境好,离家又近,方便照顾家里老人。我一天最多能做200多件,按件计酬,多劳多得,有钱赚我就有使不完的劲儿!”家住集镇社区的吴光芝高兴地说道,说话间她的手指上下翻飞,熟练地摆弄着衣物,“咔咔”几下剪去线头,再叠放整齐。
正在对衣服进行清洁处理的老人名叫李寸秀,今年64岁,她家离制衣厂不远,在这里上班快要两个月了,老人很满意现在的工作环境,“在这里工作不怎么累,我还吃得消,我的手脚还算灵便,别人能做的我也能做,每天到这里‘活动活动筋骨’,一月下来还能赚不少生活费呢!”老人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言语间流露出对当下生活的满足。
社区制衣厂负责人陈义美说,该厂于今年5月中旬建成开工,目前已有效解决当地70余人的就近就业问题,工厂还在持续招工,将全面带动镇村闲置劳动力就地就业。
坐落于镇政府西北角的集镇社区汉奇喜毛绒玩具工厂,是为解决移民搬迁群众后续发展问题而引进的一家新社区工厂,于2018年建设成立,建有4层3200余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设立裁断、填充、缝纫、手工、包装等车间。
走进厂房,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堆码好的布料,一台台振动刀切割机整齐排放,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机器,一推一拉之间不同形状的各色布料便切割完成了。忙着操作机器的工人夏其术在毛绒玩具厂干了有4个年头了,孩子在外求学,干不了重活的他就在家门口的社区工厂就业赚钱养家,在这里上班工作性质稳定、薪资待遇不错、劳动强度较低,让夏明术感到很满意。
迈入二楼生产车间,缝纫女工们井然有序地操作着机器,埋头忙碌,伴随着阵阵嗡嗡的机器声响,缝纫机线头在她们的指尖欢快飞舞,不多时,一个个可爱的毛绒玩具便缝制好了。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开展以来,大量移民搬迁的群众在喜河城镇社区安置下来,随着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外出谋生,中老年人和家庭妇女赋闲在家,社区工厂为她们提供了稳定增收的就业岗位,成为铺在家门口的一条“致富路”。
据玩具厂负责人刘德才介绍,目前,汉奇喜毛绒玩具厂共提供工作岗位达170余个,培训了200余人,每年工人工资投入100余万元,四年共投入约500万元,收入的提高让工人的积极性被极大调动起来,进一步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
据悉,下一步,喜河镇将通过强化就业服务、加大就业培训、积极宣传就业政策、协调提升职工福利待遇等方式,让越来越多的镇村群众走上就业岗位,并且既要“招得进”更要“留得住”。同时,切实做好“筑巢引凤”工作,支持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办厂,为前来该镇投资的企业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添柴加薪”,为实现乡村振兴蓄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