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杨迁伟 通讯员 陈晓琴)6月29日,党的百年华诞前一天,对于石泉县城关镇的87岁老战士董安国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历经近70年的等待,他终于光荣入党,实现了自己一生的追求与梦想。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在城关镇杨柳社区庆祝建党百年主题活动中,站在鲜艳的党旗下,董安国庄严地举起右手大声宣誓,一字一句,铿锵有力,脸上写满激动与自豪。
董安国于1934年出生于汉中西乡,响应国家号召15岁参军入伍,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冬,在朝鲜新星里松树岭战斗中,董安国全身11处被弹片击中,永远失去了左臂。亲眼目睹了战友牺牲,革命的种子也在他心中扎下了根。伤愈复员后,董安国又先后到牡丹江修建水库,到丹东支援当地民兵队伍的宣传教育工作。那时,他写下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随后,董安国被安排去了宝鸡西北革命残疾军人学校读书,在校期间,董安国写了第二份入党申请书。
1959年8月,董安国来到石泉,投身于观音河水库修缮工作,并定居石泉。这时他写下了第三份入党申请书。
1961年12月,董安国回到石泉饶峰镇牛羊河村务农。和所有勤劳朴实的农民一样,董安国辛勤劳动、养育儿女。直到2018年全国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董安国的事迹才逐渐为人所知。他说:“我还活着,比那些失去生命的人来说够幸运了。国家把我从朝鲜接回国,给我看病、送我上学、安排工作,我非常知足。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因为工作原因不停地换地方,影响组织考察,所以一直未能如愿。”
2020年3月12日,已经86岁的董安国向社区党支部正式递交了自己的第四份入党申请书,同年5月,经组织考察,支部大会同意他转为入党积极分子。今年6月,组织上同意接收他为中共预备党员。
虽时至今日才拥有党员身份,但多年来董安国一直都以党员身份要求自己。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时期,他得知全县防疫物资短缺,第一时间通过县红十字会向石泉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捐款2000元。同年10月,董安国又向陕西省慈善协会“石泉县关爱退役军人”项目捐赠2500元。
“这些都是小事,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更要继续做下去,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现在,董安国仍在身体力行地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同时,他已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遗体捐赠办公室签订了志愿捐献遗体协议,决心向党和国家贡献自己最后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