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县区 > 石泉
好民风带来新变化——石泉县委宣传部帮扶曾溪镇油房湾村脱贫攻坚小记
2017-11-20  来源:本站原创

安康新闻网讯(记者 周健 张乔)近年来,石泉县委宣传部包抓曾溪镇油房湾村后,该村民风民俗不断向善向好转变,尤其是今年在村上大力推进以“诚、孝、俭、勤、和”为主要内容的新民风建设后,向“慵懒散”、“等靠要”及“不诚、不孝、不俭、不勤、不和”思想和行为开刀,既让民风逐日向好,又让村里发生了新变化。AAR安康新闻网

 AAR安康新闻网

新民风催生好村风AAR安康新闻网

 AAR安康新闻网

油坊湾村由原来的油坊、庄房、四新3个村合并而成,辖6个村民小组,有人口395户1307人,在今年的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后,还有在册贫困户89户208人。按照脱贫攻坚预定目标,在年底要让8户23人实现脱贫,可以说任务艰巨。今年二三月份,工作队进村后发现,村支部书记李国金为了带动贫困户脱贫,自己垫资1.5万元流转了25亩土地,平整后让部分贫困户种植辣椒,并且免费为他们提供苗子、肥料,可辣椒苗运来后,个别贫困户却不往地里栽,等着让扶贫工作队和村组干部帮忙。AAR安康新闻网

“这一问题的出现,充分暴露了在贫困户中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扶贫先扶志,如果不把他们的思想问题解决好,要想让他们脱贫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扶贫工作队队长温秀顺分析说。于是,扶贫工作队和镇村干部经过调查研究和深入思考后,决定从新民风建设入手,用好民风来助推脱贫攻坚,带动贫困户脱贫。AAR安康新闻网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他们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家庭院落会、田间地头会的方式,把新民风建设“诚、孝、俭、勤、和”的内容精髓,以及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出现的不诚、不孝、不勤、不俭、不和的现象一一列举,让广大群众意识到新民风建设的重要意义,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召开村民大会,完善和通过了村规民约,明确了村民除婚丧嫁娶外,一律不得摆办酒席,随礼金额不得超过100元,党员干部带头执行,一般户与贫困户之间相互监督,年底对贫困户实行评星定级;在贫困户中评选出一批不勤劳、不诚信、不节俭的反面典型,并对其进行实施惩戒,让他们彻底摒弃等靠要的思想。“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不仅让不诚、不孝、不勤、不俭、不和的现象减少了,‘慵懒散’的问题也解决了,村民们不再进行攀比过事了,也很少有打架斗殴、扯经闹畔的事情发生了。”村支书李国金说。AAR安康新闻网

 AAR安康新闻网

新民风增添新动能AAR安康新闻网

 AAR安康新闻网

在新民风建设过程中,该村采取道德评议的方式,把在脱贫攻坚中自立自强、不等不靠的贫困户树为先进典型,并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同时在村上进行“红榜”展示、让他们在大会上现身说法,以此来激发贫困户发展产业、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同时,还评出“最不诚”、“最不孝”、“最不俭”、“最不勤”、“最不和”的典型,进行“黑榜”公示,让他们受到群众的谴责,并作为剔出贫困户的标准。“通过贫困户身边典型的带动示范作用,目前贫困户们的等靠要思想基本上已经消除了,取而代之的是发展产业的热情和发家致富的激情。”第一书记何勇祥介绍说。AAR安康新闻网

同时,不断壮大帮扶力量,让贫困户的脱贫工作有人抓。“扶贫工作任务艰巨,单单依靠我们工作队的8个人和村组干部的力量远远不够。于是,我们便将村监委会主任、村两委委员、组长、骨干党员纳入到脱贫攻坚工作队序列,成立了脱贫攻坚志愿服务队。这样一来,扶贫工作队就由原来的8个人变成了100多人,有效解决了扶贫工作队人手少、力量薄弱的问题,形成了贫困户户户有人抓、有人帮的局面。”温秀顺说:“况且,这些村组干部和骨干党员,都是村上的致富能人,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让他们来带动贫困户脱贫,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AAR安康新闻网

 AAR安康新闻网

新民风撬动产业兴AAR安康新闻网

 AAR安康新闻网

“民风好了,思想问题解决了,带来的结果就是贫困户有了脱贫的决心和信心,村上的产业发展了,贫困户们的钱袋子更鼓了。”曾溪镇党委副书记王小云这样评价油房湾村新民风建设带来的好处。AAR安康新闻网

贫困户杨早荣之子杨友松患有精神疾病,原来每次见到外人都存在抵触和敌对情绪,见到干部一来就往房里躲,经过帮扶干部多次谈心开导,为他家里办实事,和他真心实意交朋友,现在扶贫工作队到家后,他就热情地招呼大家到屋里坐,愉快地和工作队员交谈拉家常,儿子精神状态的变化,连与他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父亲杨早荣都啧啧称奇。AAR安康新闻网

今年,油房湾村建立了辣椒示范点,12户贫困户栽了辣椒25亩,群众有了稳定持续增收的途径;打造烤烟产业示范点,种植烤烟220亩,有效带动了贫困户在烤烟示范点务工实现就业增收。打造了黄花菜产业示范,种植黄花菜200多亩,建成20亩以上的黄花菜家庭农场3户,让黄花菜成为全村主导产业。同时,还带动群众和贫困户养蚕200余张,养猪1000余头,养鸡1万余只,实现了贫困帮扶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让8户23人在年底脱贫有了希望。AAR安康新闻网

(责编: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