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梁康莉
晨曦中,平利县城关镇新建成的党报阅报栏显得格外醒目,一份份散发墨香的《人民日报》《陕西日报》《安康日报》铺展在明亮的玻璃后面。晨练回来的小区居民和正要外出的群众停住了脚步,站在阅报栏前浏览最新信息。
“新建的党报阅读栏外观好看,读报清晰,中国最美丽乡村几个红字很耀眼啊!”老党员万杰瑞站在阅读栏前笑着说。
目前,平利县城关镇村(居)、机关共计35座党报阅读栏已按照要求全面建成投入使用,散发着墨香味的报纸引得许多路人驻足阅读,崭新的阅报栏、齐全的报纸和三三两两的看报群众成了城关镇的一道独特风景,变成了美丽乡村对外展示的“小窗口”。
“党报阅报栏建得好!”吕能才是家住城关镇南城社区的一名退休教师。半个多月前,看到工作人员来建设党报阅报栏,他拍手叫好。从开始运作到实现全镇党报阅报栏全覆盖,仅仅用了不到1个月时间,30个党报阅报栏进驻村街。
现在吕能才外出散步随时随地可以看报。有时,看到某一热点新闻,不免与一同看报的老朋友聊上几句,交流想法。“这才是看报的乐趣。”吕能才说,虽然现在获得新闻的渠道很多,电视、手机、互联网,但他还是对报纸更有感情。
“阅报栏不及时更换报纸、维护便会形同虚设,我们安排了专人负责阅报栏的日常维护。”南城社区党支部书记葛精莉表示,将积极与邮政部门协商,力争做到党报每日按时送达、更新。
全镇30个村(居)都确定了相对固定的党报投递地点,安排专人负责将党报阅报栏的报纸接收、上栏、管理、养护、维修、信息发布等工作。每天清晨,都有专人从发行站点或投递员手里领取报纸,及时张贴在阅报栏内。
党报传递着党和政府之声,始终是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惠民信息的重要渠道。城关镇将建设党报阅报栏作为一项公共文化事业,不断促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有效扩宽党的宣传渠道,打通群众看报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