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明香 邹小溪
电话铃声响起,里面传来平利县梅子园村村委会负责人的声音。“五组连户路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被人堵了,村组干部做了2小时思想工作他们都不听,请求赶紧来人解决!”“行,你先稳住大家的情绪,我马上到。”柒国安挂掉电话,赶紧将手上工作暂时交接给其他同事,径直从司法所驱车前往。
1998年,柒国安来到平利县西河镇,成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司法干警,20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将他锻造成一位善于为百姓排忧解难的政法干部。
抵达现场时,柒国安看到了派出所的“老战友”一脸严肃的样子。他立即下车,只见满脸通红的明某某父子和一脸委屈的袁某某正争吵不休,大有动起手来的趋势。来不及多想,他迅速走到中间,将两家人拉开。“我们是来解决问题的,现在需要你们动口说清楚。大家都进屋喝口水,慢慢说……”一番开导沟通后,两家人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
从两家人你一言我一语中,柒国安和“老战友”了解到该施工路段是通往袁某某的连户路,2001年经双方协商后,明某某同意让出自己部分旱地用于袁某某连户路建设,并于当年完成路基部分施工。但由于近年来两家人时常因为琐事争吵,导致关系十分紧张,明某某父子便决定通过将该路段恢复成旱地的方式来出口气。
多年农村工作经历告诉他,邻里之间的矛盾并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无非是争一口气。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柒国安知道明某某才是这件矛盾的突破点。“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大家应该互相帮衬才对!再说了,修路是国家大政策,是好事,咱们要予以支持,积极响应不是吗?”柒国安看着明某某的眼睛说。
明某某低头想了想说:“也是,这件事是我冲动了,当时也是在气头上。堵路是我不对,给大家添麻烦了。”袁某某见状,也连忙说:“其实我也有不对的地方,我不应该因琐事斤斤计较与你争吵……”双方逐渐敞开了心扉。话说开了后,两家人发现原来以前许多的小矛盾也都是误会。看着双方微笑着握手言和,柒国安心里悬着的石头落了地。最后,柒国安和同事讲了“六尺巷”的故事,组织大家一起学习了《民法典》,一直和老乡聊到了饭点。
“这是我们的职责,应该的。以后再有什么需求及时打电话。我们先回所里,手上还有活儿呢……”又是一个普通的秋日,没有什么特别,不过是柒国安身为人民调解员充实工作的一天。他和老乡们挥手告别,嗓子有些干涩,心里却踏实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