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县区 > 平利
洛河茶业路子宽
2021-06-17  来源:本站原创

通讯员 王梓涵 王隆TsC安康新闻网

芒种已过,天气炎热起来,走进平利县洛河镇茗峰茶业现代化加工车间,制茶师傅们正忙得火热。TsC安康新闻网

见到陈凯时,他正一边娴熟地摆弄机器和鲜叶,一边同大家说:“最近气温高,雨水多,叶子大,我们烘制的时候要注意温度和时间。”今年55岁的陈凯是茗峰茶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从事茶叶加工已有17个年头。TsC安康新闻网

2004年,时任平利县洛河镇莲花台村副主任的陈凯接手了村上经营不善的集体茶厂。“当村干部我能行,可茶厂咋经营?”这让他犯了难。经过市场调研、外出学习,陈凯琢磨到了出路——从种植、采摘到加工、售卖,一直都是茶农们单干,何不抱团发展。他找到临近的几户茶农,商量将他们手中的鲜叶按手工干茶的价钱折算进行收购。陈凯为人诚信,收购价公道,渐渐赢得了周边茶农的支持。鲜叶供量有了保障,销路也慢慢打开,但新的难题又来了:手工制茶无法达到预期产量。TsC安康新闻网

陈凯决定引进机器进行批量加工。“刚开始不懂机器制茶的技术,拿捏不准温度和时间,稍微不注意茶叶就炒糊了。”陈凯笑着说。为了解决技术难题,他通过互联网和书籍不断学习专业知识,还积极参加县里举办的培训班,向农技干部“取经”。经过摸索,茶叶产量显著提升,质量有了保障,陈凯也从门外汉成了“土专家”。虽然有了机器,但他却没有丢掉手工制茶技艺,一有空,就忙里偷闲炒上一锅手工茶。他先后多次参加省市县举办的手工制茶技能大赛并斩获金奖,名气越来越大。TsC安康新闻网

陈凯的茶叶凭借好质量在县镇市场站稳脚跟后,他又将目光投向了西安,多次赶赴西安联系批发商、经销商,打开了更加宽广的市场。TsC安康新闻网

2009年,靠前期积累的资金,陈凯开始扩建茶厂,建园60亩。2015年成立茗峰茶业有限公司,取得“SC”标准化认证。脱贫攻坚期间,洛河镇确定了以茶叶为主的产业发展思路。茗峰茶业作为优质经营主体,享受到了扶持政策,累计获得10万元建厂补贴,被注入扶持带动资金5万元,还和村里签订了配股协议,获得“三变”改革注资28.5万元。通过土地流转、茶叶收购、茶园管理等方式累计带动60户187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每年带动农户600户,累计带动2000人次,辐射周边茶园2000亩,每亩增收5000元至8000元。目前,茗峰茶业已发展成为市级龙头企业,注册资金达600万元,年产量18吨,销售额1180万元。TsC安康新闻网

陈凯的茶业之路只是洛河镇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缩影。近年来,该镇依托资源禀赋,充分发挥茶业致富“火车头”作用,实现了扶持一批大户、盘活一片茶山、带动一方群众的良好效果。全镇茶园总规模达到2.2万亩,年产值近亿元,茶业之路越走越宽。 TsC安康新闻网

(责编:彭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