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禄 李延羽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在平利县大贵镇柳林坝村的山坡上,人声鼎沸,一场吴茱萸种植现场会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现场,技术人员一边示范栽植,一边讲解种植要领,“注意,吴茱萸的窝距需要2米,行距需要0.5米,苗子要栽深,覆土要踩实。”农户热情似火,干劲十足,纷纷提起种苗、拿着锄头忙活起来,大家相互协助,挖垄、栽苗、回填、覆土,按照技术要领认真栽好每株茱萸苗,种下致富的希望。
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该镇因地制宜,从产业着手发力,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吴茱萸就是其中一种。
“别小看这小小的吴茱萸,成熟之后就是村民的致富宝。”该镇农综站负责人告诉笔者,吴茱萸别名米辣子,果实成熟之后可以晒干入药,具有散寒止痛和疏肝理气等多种功效,市场需求量大,一般栽种后2年挂果,3年丰产,产量可逐年上升。
据了解,吴茱萸应用历史悠久,虽产自秦岭以南各地,但在该镇还未有过种植历史。在缺乏种植经验的情况下,该镇主动请来专业人员探查种植条件,“这里是黄洋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田坝谷地分布广泛,土壤肥沃且疏松,耕垦率和复种指数都很高,很适合吴茱萸生长。”专业考察人员的肯定,给大贵镇发展吴茱萸产业吃下了定心丸。该镇随即组织工作人员远赴重庆招引企业,挑选优良种苗,并邀请技术专家实地指导种植,确保吴茱萸正常生长、达产达效。
截至目前,大贵镇今年计划种植的1500亩吴茱萸已全部落地到位,主要分布在柳林坝、百家湾、嘉峪寺、广兴寨、湘子寨、淑河、儒林堡等7个村,覆盖了200余户农户,预计亩产能达100公斤,晒干后,每公斤销售价格可达80元左右,销路好、市场需求量大。
今年以来,大贵镇紧紧围绕“产业项目建设”这一主题,立足村情实际,积极探索发展中药材产业,通过“党支部宣传引导+企业辐射带动+基地典型示范+农户积极参与”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引导和鼓励农户流转土地,劳务创收,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让“绿水青山”变成了真正的“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