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县区 > 平利
乌药山村的“蜕变”
2020-11-02  来源:本站原创

通讯员 陈艾 刘山Lsc安康新闻网

深秋时节,走进秦巴山深处,在平利县八仙镇乌药山村,只见风景如画,环境幽美,天蓝水清,蜿蜒的依山公路,从村庄穿流而过,掩映在云锁雾绕处。Lsc安康新闻网

顺541国道前行,到村委会见到了县编办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柯文斌,说明来意。柯文斌热情地带着我们走进陈其松办的社区工厂,村民在工厂忙碌着。该厂生产的是喇叭、数据线、AV线等等。陈其松同我们握手并介绍,他在八仙、城关等地办了5个工厂,总投资1000余万元,有厂房3000多平方米,年产值约1000多万元,职工150多人,其中贫困户60多人,月工资在2500元。柯书记介绍,陈其松是在脱贫攻坚中培养和发展的党员,去年已转正并评为“优秀党员”。Lsc安康新闻网

再前行,浓浓的酒香迎面扑来。柯书记介绍,是本村的特产“苦荞”酒。老板宋美迁给我们热情打招呼。高兴地说:“村上100多亩的苦荞我全部收购,大约有3万多斤,能烤5000多斤“苦荞”酒、4万多斤“包谷”酒,产值在65万元左右,除去付给村民的工资、原料等费用,一年净赚20万元左右。现在大家伙腰包都鼓起来了。”Lsc安康新闻网

闻香而过,不远处,夏正志一家正忙着收购魔芋。今年魔芋价不错,每斤按3元收购,大概能收80万斤,可烘干魔芋片11万多斤,产值约280万元,利润在20多万元;去年投资近65万元购买烘烤机、洗魔机、切片机和400多平方米厂房,今年只能还贷款,好在带动了71户240多人增收脱贫。Lsc安康新闻网

看到村产业大户信心十足和满山碧绿茶园,柯书记说:“这是张均华的茶叶产业园,全村有茶园2800多亩,年产值近800万元,是高山绿茶,‘清明’鲜芽价格特别好,鲜叶高达110元/斤,‘谷雨’后鲜叶也在80元/斤;夏和秋茶大多采了自己喝,价不高,但因是高山,节令晚一点,茶质比较好,还有许多商家订购。”Lsc安康新闻网

行在大山深处,富氧空气真好。临近傍晚,村民张齿年赶着牛群到半山腰进牛圈。村党支部书记、主任袁治龙介绍:“张齿年过去是贫困户,但他不等不靠,现有茶园16亩、养牛8头、养蜂10余箱,收入过5万元,已彻底脱贫,他在安居点有新房。”Lsc安康新闻网

回到村委员会拉家长,大家不免忆起前些年的旧光景。“当时我们村的景象跟现在没法比,遇到下雨天路上坑坑洼洼全是泥,没有产业、更没有路,大家都在为未来的日子发愁。”村民符纯忠说。Lsc安康新闻网

袁书记介绍,5年前乌药山是2400多人贫困高山村,当时有贫困户263户862人,贫困发生率34.9%,村里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老人、媳妇、孩子留在家里。村“两委”班子也不健全,党员缺文化年龄又偏大。刚巧,县编办派来柯文斌担任第一书记,村“两委”顺利换届,他当选为村支书,心里实在没底,但想到要发展,只能变压力为动力,大力发展产业。2019年底,贫困发生率降至1.38%,实现整村脱贫“销号”。Lsc安康新闻网

近几年,在该县编办的大力支持和村“两委”带领下,乌药山村实现化蛹成蝶蜕变,茶、魔芋、苦荞酒、蜂、猪、拐枣、社区工厂等成为主导产业。县编办张主任退休后,陈主任上任就上来,给村上10万元资金,发展产业和村集体经济。Lsc安康新闻网

望着翠绿的大山,袁治龙信心满满,“这就是我们的致富山,它为我们带来了新希望。” Lsc安康新闻网

(责编: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