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尹正华
骄阳似火的七月,走进岚皋县石门镇芙蓉村林麝养殖基地,一排排圈舍整齐有序,一只只林麝皮毛顺滑,时而闭目养神,时而上蹿下跳,一幅生机盎然的生态养殖画卷在眼前徐徐铺展。
林麝被誉为中药材里的“软黄金”,所分泌的麝香药用价值极高,养殖潜力巨大。近年来,石门镇精准定位产业发展方向,依托芙蓉村海拔适宜、林草丰茂、气候温润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将林麝作为重点产业大力发展。基地引进并应用先进养殖技术,精细化管理林麝的饮食、卫生等条件,并实时监测其日常活动及健康状况,预计今年底养殖规模将达200余只。
在该镇双丰村魔芋种植园区,得益于近日雨露滋养,一株株绿油油的魔芋幼苗茁壮生长,田间地头绿意盎然。村民们正抢抓农时,有条不紊地进行锄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护作业。同时强化栽植技术指导,为魔芋丰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为推动魔芋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该镇采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企业主体+脱贫户”联合发展模式。通过大田种植、林下套种等方式,不断扩大种植面积,持续延伸产业链条,积极拓宽产品销路,聚力做大做强魔芋产业。目前,全镇8个村发展魔芋种植面积1400余亩,昔日“土疙瘩”正蜕变为群众增收的“金元宝”,有力夯实了致富根基。
在该镇小沟村中药材种植基地,村民们正抢抓农时节令,在田间埋头劳作,为党参苗进行锄草、施肥、松土等作业,确保苗木茁壮成长。翠绿的党参苗在微风中摇曳,清新的草药香气弥漫田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夏日管护景象,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为持续壮大中药材产业,该镇积极引进能人大户,发挥其示范带动效应,广泛吸纳周边群众进园务工,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同时在产业延伸上下功夫,提升产品附加值,积极拓展销售市场。目前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4000余亩,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务工、产品增值等多渠道实现增收。
在该镇大河村生态流水养鱼基地,鱼塘建设现场一片繁忙。基地充分利用当地优质山水资源,采取村集体资金入股方式发展,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规范养殖技术,并加快鱼塘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推动生态渔业向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化发展。
该镇紧扣全县打造“鲟鱼之乡”目标,坚持“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经营主体+群众”联合经营模式,积极引入村集体发展资金,实现互利共赢、风险共担。预计今年底,鲟鱼养殖产量将突破50万公斤,在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该镇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紧紧围绕县域“4+X”特色产业体系,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持续壮大林麝、魔芋、茶叶、中药材、猕猴桃、烤烟、地膜洋芋等特色产业,有力推动镇域特色产业补链强链、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