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县区 > 岚皋
投身主场做主角
2019-08-29  来源:本站原创

通讯员 杨莎tg7安康新闻网

从边远小镇堰门镇青春村的古树梁,到县域副中心的民主镇,一份责任,重如山;一腔热血,再出发。两鬓白发、沧桑面颊,无不诉说着他这4年来一线攻坚的历程。他就是岚皋县民主镇分管脱贫攻坚工作的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潘学武,承担着全县1/4的贫困人口的脱贫重担。tg7安康新闻网

心中有民,方知精准须实践tg7安康新闻网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拉开脱贫攻坚序幕的第一年。当时还是堰门镇副镇长的他,到青春村任工作队长。tg7安康新闻网

青春村属于典型的贫困村,有着“地无三尺平、野猪打成群”的称号,而同时作为全县第一批计划脱贫村,“脱贫攻坚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tg7安康新闻网

而这一系列问题并没有难倒这个年轻人,相反,有着拗劲的他,在7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三个千亩”的产业布局、“院落连线”的安全住房建设、“水网补短起步”的目标。一片片芍药、核桃管护成型林铺满了青春这片热土,一次性分散建房、畅通的水电、崭新的村活动室,让青春村从此“青春”。2017年,青春村和他同时受到县级脱贫攻坚表彰。tg7安康新闻网

临危受命,终觉扶贫要躬行tg7安康新闻网

同年9月,潘学武临危受命,被组织安排到全县脱贫任务最重、难度最大的民主镇,分管脱贫攻坚工作。职务、级别没有变化,责任却重了很多。tg7安康新闻网

“全县1/4的脱贫重任交给你了,扭转被动局面,你要出一身汗,才行呀!”这句话随时提醒着他。tg7安康新闻网

民主镇辖22个行政村,11个贫困村,4个全省深度贫困村,贫困人口5012户14782人。“这么大的攻坚任务到底该如何完成?”他辗转反侧,反复思量。tg7安康新闻网

白天,他马不停蹄,一边忙着熟悉各个村的村情,掌握基础数据,一边忙着理清思路,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晚上,他静坐常思,研究推进脱贫攻坚的“金点子”、深入探索扶贫政策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实用性、坚持专啃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成为了他稳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主要任务。tg7安康新闻网

寻思问路,唯有创新出成效tg7安康新闻网

所幸命运不会亏待任何一个挥洒过汗水的人,底子清了,思路明了,这位“一根筋熬白了头发”的同志也愈战愈勇,收获颇丰。tg7安康新闻网

自分管扶贫工作以来,他开拓思路,大胆创新,推行了“加减乘除”的民主战法,带头创立了“脱贫退出动态监管机制”,推行了“四个一”产业扶贫模式(一个市场主体带动,一个园区承载,一个中长期项目支持,一套利益链接机制运行),建立了“脱贫攻坚擂台赛”工作机制。tg7安康新闻网

这一系列组合拳,彻底扭转了全镇脱贫攻坚的被动局面,做到了将脱贫攻坚任务分层次、分类别,全力统筹,提质增效。成功发展了田湾千亩香椿、榨溪千亩猕猴桃、沿江千亩柑橘、红润千亩茶叶、小镇千亩核桃等五个航母型园区。先后顺利迎接了7次国考,6次省考。同时,省市媒体报道了5个千亩产业园区建设和“留得住乡愁、住的稳新窝”扶贫搬迁模式。全域脱贫取得了决定性胜利。tg7安康新闻网

舍家为民,心怀大我见初心tg7安康新闻网

外表的光鲜亮丽总是遮挡住了所有阴霾,潘学武总是将群众怎样脱贫放在首位,持之以恒坚守在脱贫攻坚的岗位上,然而却忽视了家里还在上初中的儿子和年迈的父亲,缺失了家庭应有的角色。tg7安康新闻网

2019年7月1日,潘学武正在和全县一道迎接国务院扶贫办脱贫攻坚巡查,县城的新房意外失火,夺走了他们安身立命的住所。面对家里的惨状和工作的紧迫,他舍家忘我,义无反顾投身工作,继续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中。tg7安康新闻网

2018年9月,面对父亲突然离世,他强忍悲痛,料理完后事,毅然回到脱贫攻坚主战场。他来不及有任何的脆弱,也不允许他有太多的情绪,只能拼命地把所有的苦往肚子里咽。因为,他深知肩上承担着1万余贫困群众脱贫的责任,而这个责任,重于泰山。tg7安康新闻网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多年来,潘学武用他的言行诠释着一个基层扶贫干部应有的风范。他用自己朴实无华、兢兢业业、勤奋果敢的人生,谱写出一曲敬业为民的时代赞歌。tg7安康新闻网

(责编: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