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廖霖 杨敏丽)岚皋县大道河镇茶农村,村名因茶而得此名,二组舒克珍一家便是茶农村里种茶人,这里曾经被视为穷山村,如今靠“一杯茶”使她摆脱贫穷,舒克珍成为全镇有名又令大家心服口服的脱贫标兵。
舒克珍一家五口人,丈夫因身体不好,在外只能干一些不需要多大体力的活,自然也挣不了几个钱,老母亲瘫痪在床好几年,与去年年底过世,去年女儿大学毕业,儿子正巧考上大学,标准的上有老,下有小的贫困家庭。就是这样一个家庭,就是这样一个只有初中文化、49岁的中年女子,抱着不惧困难风险,始终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她坚信人生就没有过不去坎儿,就凭着这股倔强劲儿,硬生生发展茶产业走出了一片新天地。
当笔者问她,你当初怎么就这么坚信发展茶产业就一定能成功呢!舒克珍说到:“我当时也是想到过去我们村发展茶叶还可以,那时候茶叶干产得有上万斤呢!在全地区都有名气,还受到过地委的表彰,再说了,只有不走运的人,哪有不走运的货呢?2015年,我就把我房前屋后的5亩好地,全部都栽上了优质茶苗,按县上彭技术员讲的(农业农村局茶叶站站长彭仁军)技术要求管护打理,后来又把原来的几亩老茶园按要求砍的砍、挖的挖、修剪的修剪,按时防虫,按季除草,两年多时间,茶园就有了收入,去年我采茶收入就有12000多元,今年我老早就着手采细茶,制名茶,按传统手工制茶要求制茶,当然,这个活络也是苦哇,经常是一个通宵一个通宵的熬夜,不过制茶那段日子,外加一个白天,就有600—700元的收入,今年我茶叶就收入了18000多元,这茶叶子还真是让我尝到了甜头,你看现在,我在房前屋后就能挣钱,相当于在家门口给自己谋了一份稳定高薪的职业。”
从零零散散的几亩茶园开始,舒克珍家现在已拥有优质高产茶园7亩,加上老茶园改造的4亩和新建茶园4亩,家庭茶园共计15亩,这15亩茶园成为他们一家走向幸福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