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贺珍珍 熊乐
今年以来,汉阴县锚定“文旅融合促振兴”目标,以凤堰梯田景区为核心,通过推动民宿、农家乐进行升级改造,构建“景观观赏+旅居体验+康养服务”的全域旅游生态,推动乡村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在漩涡镇凤栖客栈改造现场,工人们正加紧推进内部装修。作为当地农家乐升级的标杆项目,客栈聚焦旅居康养需求,对硬件设施进行全面升级,让农家乐不仅仅是一处歇脚之地,更是让游客能沉浸式感受梯田晨昏、领略本地风情的心灵栖所。
“我们从7月中旬开始改造提升,目前已进入改造关键阶段。此次瞄准康养旅居需求,预计11月中旬改造完成。通过改造,我们不仅要让游客住得下,更要让他们住得安心、放心。”汉阴县凤栖客栈负责人林逸杉说。
而在漩涡镇集镇,一处闲置的院落经专业团队规划设计,转型为拥有28间客房的旅居别院,巧妙融合现代舒适生活与康养理念,自9月开业以来,已吸引大批西安及周边游客前来长住体验。
相较于景区中心的民宿,旅居别院坐落于漩涡集镇,游客可轻松抵达当地超市、菜市场与卫生院,既能享受田园的宁静,又不脱离基本的生活保障,真正实现了“诗意栖居”与“便利生活”的完美结合。“游客来了一般是住上四五天,到景区慢慢游玩,享受乡村生活。”汉阴县漩涡镇旅居别院负责人钱进介绍道。
自旅居康养示范点工作开展以来,漩涡镇精准聚焦“一条精品线路、两项改造提升、三类试点示范、四季旅居产品”核心路径,立足凤堰梯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生态富硒优势,以“秦巴一号线”为纽带,串联核心景点与龙头项目,将一批原有宾馆、田园农舍和闲置农户,按照更高标准进行设计改造,推动游客从“过客”向“居者”转变。
据了解,汉阴县以凤堰梯田为支点的文旅融合实践,不仅实现了农家乐服务品质的提升和闲置资产的高效盘活,更构建起“农业+旅游+康养”的多元生态产业。据统计,改造后的示范民宿预订量增长,带动周边农产品销售额提升50%以上,创造就业岗位30余个。这种“景区赋能、资产增值、农民增收”的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温度与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