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县区 > 汉阴
汉阴人大:“日访五户”访出“民安心暖”
2025-09-09 09:37:17  来源:本站原创

通讯员 张辉zSL安康新闻网

9月2日,连阴雨初歇,汉阴县城关镇三坪村一组村民老李家的院坝里,几位满脚沾泥的“客人”正忙着查看墙角渗水情况——人大代表吴丰军弓着腰检查地基,网格员陈元红在笔记本上飞速记录情况,该镇干部吴敏则当场掏出手机协调人员进行整改。今年以来,一场以“日访五户”为抓手的为民服务行动,在汉阴县城关镇如火如荼开展,党员干部、人大代表、网格员三方联动,深入基层,倾听民声,用实际行动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书写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暖心篇章。zSL安康新闻网

机制落地,“小卡片”承载“大民生”zSL安康新闻网

面对“基层千条线,治理一根针”的难题,如何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实现精准发力、高效服务?汉阴县城关镇党委经过深入调研与系统谋划,果断推动“日访五户”机制。其核心要求简单而明确:全镇所有党员干部、人大代表、网格员,每人每天必须深入至少五户村(居)民家中,不是走形式、填表格,而是真正地“坐下来、泡杯茶、拉家常、掏心窝”,全方位摸排群众在生产生活、就医就学、养老社保、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zSL安康新闻网

“办公室里听不到真正的民意,脚底板下才有真民情。”汉阴县城关镇推动的“日访五户”不是一场运动,而是一种贴近群众为民服务的工作方法。为确保机制不空转、力量不浪费,该镇党委对“三方力量”进行了精准的角色定位和职责分工。党员干部担任“解难主攻手”,他们不仅是问题的发现者,更是解决问题的第一责任人和终点站。对于走访中发现的简单问题,当场协调解决;对于复杂棘手的“硬骨头”,则实行“包抓负责制”,由首访干部一盯到底,联动相关站所直至问题彻底化解,将“问题清单”变为“履职清单”;人大代表化身“移动联络站”,充分发挥其来自人民、根植人民的优势,在走访中专注于收集、梳理具有普遍性、政策性、全局性的民意诉求,并将其原汁原味地转化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和批评意见,通过人大渠道“上传”至各级决策层,推动从政策层面解决一类问题。网格员成为“民情雷达站”,作为基层的“活地图”“百事通”,他们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负责实时感知、动态捕捉网格内群众的细微需求和突发性困难,尤其是那些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诉求”,通过手机APP第一时间上报,实现“秒级响应”。zSL安康新闻网

“日访五户”机制的活力需要用数据来印证,这支由500余人组成的“铁脚板”队伍,足迹已遍布全镇每一个角落。据统计,今年以来累计走访群众超过3600余户次,共收集各类问题、建议280余条,其中90%以上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处理和回应。一大批群众“操心事”“烦心事”,如路灯不亮、水渠堵塞、邻里纠纷、证件代办等,在主动发现中变成了干部主动作为、群众拍手称赞的“舒心事”“暖心事”。zSL安康新闻网

聚焦实事,“脚步”丈量“民情”zSL安康新闻网

汉阴县城关镇推动“日访五户”机制的生命力在于实效,它的价值体现在为群众解决的每一件实实在在的困难上。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温暖的海洋,提升了民生温度。zSL安康新闻网

花朳村三组的村道两侧路灯年久失修,入夜后一片漆黑,夜间出行不仅不便,更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成了村民们的一块“心病”。在一次日常走访中,村民向网格员反映了这一问题。信息被迅速汇总上报至该镇“日访五户”工作专班。该镇政府立即组织现场办公,协调资金、联系施工方。令人惊喜的是,从问题发现到彻底解决,仅用了一周时间,崭新的路灯便在道路两侧矗立起来,柔和而明亮的灯光驱散了黑暗,也驱散了村民的担忧。“这灯照亮的不仅是路,更照亮了咱们群众的心。”村民王大叔的感慨道出了大家的心声。zSL安康新闻网

家住城关镇南街社区的刘大爷,子女长期在外务工,是典型的“空巢老人”。他家中电路出现线路老化,经常跳闸,电线裸露、接头松动,存在极大的火灾安全隐患。刘大爷自己年老体弱,一直无力改造。党员干部在“日访五户”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当场将其列为高风险隐患。走访小组立即行动,一方面联系专业的持证电工上门进行彻底勘查并制定改造方案,另一方面由社区购买了合格的线材、开关、插座等材料。不到三天,刘大爷家的电路焕然一新。“现在晚上睡觉都踏实多了,再也不怕电线打火了。”刘大爷握着社区主任王远菊的手连连称赞。zSL安康新闻网

在中堰村的移民安置小区,人大代表邓超在走访时注意到,小区广场上的公共健身设施普遍因风吹日晒和过度使用而出现油漆脱落、零件松动、轴承失修等问题,不仅无法正常使用,还成了孩子们玩耍时的安全隐患。同时,现有的器材种类和数量也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居民健身需求。邓超没有将其视为小事,而是深入调研,走访了多个小区听取意见,最终形成了居民小区公共健身设施更新与增补的建议,提交至镇人大,该建议被采纳后,由镇政府牵头,通过筹集资金,招标采购。短短一个月内,居民小区损坏的器材被修复如初,空地上还新增了篮球场、扭腰器、上肢牵引器等多种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健身设施和器材。如今,每天清晨和傍晚,各个小区都充满了居民锻炼身体的欢声笑语,成为中堰村最聚人气的“健康角”。zSL安康新闻网

长效破茧,“被动响应”变“主动预见”zSL安康新闻网

“日访五户”绝非“一走了之”“记完了事”。为确保走访收集到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真正形成治理闭环,该镇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走访-研判-交办-反馈-回访”全链条工作机制。zSL安康新闻网

每一次“日访五户”的民情日记都会在每日下班前汇总至该镇平安法治办公室,工作人员进行分类建档。每周,该镇主要领导召集“民情研判会”,对上报的问题进行集中分析、精准分流、明确责任单位和办结时限。简单问题“马上办”,复杂问题“协商办”,共性难题“上报办”。每一个交办出去的事项,都会进入督办系统,超时未办结亮灯预警。问题解决后,首访干部必须在一周内进行电话或上门回访,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当事人。这套严密的闭环,使得该镇的社会治理台账上,群众诉求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两项关键指标持续大幅提升。zSL安康新闻网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日访五户”机制推动了基层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见”的深刻转变。通过对海量民情信息的综合分析,该镇党委政府能够敏锐地捕捉到某一时期群众集中反映的共性需求和潜在风险,从而提前布局,源头治理。针对走访中高频反映的“留守儿童暑期看护难”问题,该镇设立了7个“暑期护苗成长爱心驿站”,招募志愿者和“爱心妈妈”,为孩子们提供课业辅导、兴趣培养、安全教育等,已惠及儿童210余名,解除了外出务工家长的后顾之忧。针对城市社区多个网格员上报的“飞线充电”这一消防安全隐患,该镇党委下定决心,启动实施了“全镇居民小区智能充电桩全覆盖工程”,通过引入市场资本、合理规划布局,从根本上解决了居民电动车充电难题,消除了上千个消防安全隐患点,直接惠及居民1.2万余户。zSL安康新闻网

从田间地头的灌溉纠纷,到居民院落的物业矛盾;从暴雨抢险的危急时刻,到家长里短的邻里调解,汉阴县城关镇的党员干部、人大代表和网格员,践行着新时代的群众路线。他们的脚印里,沉淀着泥土的厚重,丈量着基层治理最真实的温度。这一个个脚印,连点成线,连线成面,书写出党群连心、干群携手的“鱼水新篇”,绘就了锦绣汉阴、和谐家园最温暖、最动人的民生底色。 zSL安康新闻网

责编:徐思敏|一审:许安|二审:田丕
终审: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