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县区 > 汉阴
汉阴:从课堂到田野的乡土实践课
2025-08-28  来源:本站原创

通讯员 邓永新62H安康新闻网

近期,西安培华学院童心“培”伴支教小队的11名成员结束了在汉阴县涧池镇枞岭村的支教活动。离别之际,50多名孩子依依不舍地站在路边挥手告别。62H安康新闻网

“自7月8日起,我们在枞岭村开展了为期两周多的支教活动,除辅导暑期作业外,还开设了书法指导、安全教育等课程。”支教队队长王静远介绍道。62H安康新闻网

离开枞岭村那天,8岁男孩李宏兴对老师们尤为不舍。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在支教队员的悉心指导下,他的汉字书写水平显著提升,尤其在握笔姿势和间架结构等细节方面进步明显。62H安康新闻网

西安培华学院的支教活动,是今夏高校学子投身汉阴县帮扶实践的一个缩影。为有效对接高校资源,汉阴县积极协调西北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培华学院等5所高校的20支实践团队、200余名学生,深入乡镇、街道一线,实地调研乡村振兴成效。县里安排专人对接各团队,精准收集实践需求并反馈至相关镇、村、社区。62H安康新闻网

聚焦基层需求,贡献专业智慧。 针对镇村在产业发展、乡村规划等方面的实际诉求,汉阴县积极搭建平台,引导大学生深入田间地头、村组农家,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62H安康新闻网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的实践团队,在共青团汉阴县委的协调下,该团队14名成员于7月10日抵达城关镇五一村。在村组干部的配合下,他们深入农户家庭、产业园区和景区景点,全面了解村情民情,切身感受乡村振兴一线的新变化、新成果。62H安康新闻网

帮扶团队紧扣五一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目标,在广泛入户走访、充分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了村文化广场改造方案。规划将广场科学划分为舞蹈休闲区、体育运动区、儿童游乐区等功能区域。在选材建议上,团队提倡休闲座椅选用本地竹编制品,兼顾美观、环保与成本效益;墙体彩绘则以“八德”为主题,运用色彩明快、故事性强的画面展现传统文化,提升广场文化内涵。此外,团队还就荷塘生态景观改造与民居住房翻新提出了初步方案:荷塘设计引入“沉水植物(苦草)与生态浮岛”净化系统,兼顾水质改善与景观效果;民居改造则注重优化采光通风、增加储物空间,着力提升实用性与宜居性。这些方案为该村后续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我们的方案力求将村民实际需求与地域文化特色相融合,旨在打造宜居宜业的美好环境。”帮扶工作队队长吕忠锦表示。62H安康新闻网

搭建实践平台,助力学子成长。对于返乡参与实践的汉阴籍大学生,汉阴县专门组织岗位征集、报名对接工作。汉阴县人民医院为解决职工子女暑期托管难题,于7月中旬开设托管班,但缺乏专业教育人员。经共青团汉阴县委协调,就读于云南丽江文化旅游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汉阴籍大学生赵佳佳,主动承担起托管班辅导员职责。62H安康新闻网

在托管班,赵佳佳精心组织课外阅读、手工制作、益智游戏等活动,并辅导孩子们完成假期作业。她还带领孩子们下五子棋,活跃思维,丰富托管生活。对于赵佳佳而言,这份实践不仅充实了暑期生活,更提供了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的宝贵机会。在耐心细致地与孩子们沟通交流中,她不仅提升了教学能力,也收获了职业认同感和愉悦感。“这次辅导工作将持续到8月初,积累的实践经验对我未来走上教学岗位大有裨益。”赵佳佳说道。62H安康新闻网

据统计,汉阴县为汉阴籍大学生提供了约60个实践岗位,目前已有近60名大学生到岗锻炼。这场知行合一的暑期实践,不仅为汉阴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活力,也为高校学子提供了增长才干、服务社会的广阔舞台。 62H安康新闻网

责编:徐思敏|一审:许安|二审:田丕
终审: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