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黄爱华 王磊
清晨的阳光洒落在汉阴县龙岗公园的健康步道,62岁的吴大爷是龙岗公园的“忠实粉丝”。退休后,他几乎天天早上都到龙岗公园锻炼遛弯,他说,逛了几十年,对龙岗公园有感情。“现在的公园,道路四通八达,路边新增加了腰背按摩器等健身器材,对老年人来说,提升改造后的公园更方便了。”
增加儿童游乐设施、翻新老旧健身器材、调亮夜间路灯……这些市民的心声,成了龙岗公园提升改造的“指南针”。大到道路规划,小到座椅角度,都藏着对民意的回应。今年,县人大代表易德成提出提升龙岗公园文化及管理的建议后,县人大常委会立即采取领导分组调研督办的方式,实地查看办理情况,现场协调难题,一对一提出办理意见,明确责任与时限,形成工单推动承办单位快速落实。这场从“呼声”到“落地”的实践,正是汉阴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民生细节的生动缩影。
教育领域的民生改善同样暖意涌动。此前,汉阴县实验小学学区学位紧张、大班额问题突出,不少家长忧心忡忡。如今,总投资2500万元、建筑面积5186.40平方米的教学综合楼即将于9月初投用,20间教室与4间办公室科学布局,可开设16个班级、提供720个学位,精准填补学区缺口。“以前担心孩子上学远,现在家门口就是宽敞明亮的新教室,接送只要5分钟,孩子学得舒心,我们家长也彻底放心了!”家长李女士的话语里满是喜悦。
这一项目的落地,源于一套完整的民主实践流程:今年2月,汉阴县通过广泛征集民意,从教育、交通、养老等领域筛选出13件候选民生实事;在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经175名人大代表投票表决,实验小学教学综合楼、农村电网巩固提升、联村水厂改造提升、新能源汽车服务驿站、河堤路综合管廊改造提升、康复托养中心、户外劳动者服务阵地建设、便民公厕改造等12个项目成为2025年县级重点民生实事。这些项目里,既有教育医疗、道路交通等“大民生”,也有户外劳动者服务阵地、便民公厕这样的“小确幸”,真正实现了“民生实事干什么,群众说了算”。
近年来,汉阴县人大常委会攥紧“审议意见、代表建议和民生实事”三个抓手,把民主的温度融入每一件民生小事。代表们的建议提得实,督办就跟得紧——龙岗公园的健身器材、亮起来的路灯,都是建议落地的模样;群众盼的事,推进就有章法,从实验小学新楼拔地而起,到新能源驿站、便民公厕的悄然出现,12件民生实事正循着“征集—票决—落地”的轨迹,一点点长成群众期待的样子。监督有力度,民生才更有温度,最终换来的,是群众脸上的笑容和心里的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