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县区 > 汉阴
“取经”老党员 点燃初心“火”
2019-10-28  来源:本站原创

本网讯 (通讯员 何小妮 贺金杨)为了进一步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学习效果,蒲溪镇紧扣“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做表率”的目标要求,积极开展“老党员谈初心”主题活动,多次组织机关党员、纳新党员、各村支部书记及第一书记在老党员中探寻初心。10月中旬,蒲溪镇组织2019年20名纳新党员开展“老党员谈初心”主题党日活动,在镇党委副书记李泽民的带领下踏上一趟的红色“取经之路”。rQn安康新闻网

rQn安康新闻网

“共产党员的初心就是要不怕事、能干事、做实事!”rQn安康新闻网

山路崎岖,但沿途风景甚是秀丽,笔者来到田禾村五组罗勇家,简单向老罗道出来意后,这位已有44年党龄的老前辈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给我们向我们娓娓道来。rQn安康新闻网

“我上高中时就羡慕别人加入党组织,当时就下决心,一定要加入中国共产党!”老罗告诉大家,在那个年代,人人都想当进步青年,而一个进步青年的标准就是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1975年7月,老罗终于得偿所愿,入党后的老罗始终坚持着共产党人的初心,村上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积极参与,遇到邻里矛盾他也主动帮忙化解。就这样,老罗在村里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乡里乡亲都认可他、信服他,他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村上的支部书记。rQn安康新闻网

当上支书的老罗更忙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理念也更坚定了。“入党后我就一心想着为人民、为国家公共事业多做些贡献,作为一名支部书记更要勇往直前,不辞劳苦,不能怕事。”老罗在村工作中,时刻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定不移带动全村群众向美好生活奋斗!“我退下来后,附近村民有啥事情还是会来找我商量一下的咧。”老罗自豪地对我们讲道。rQn安康新闻网

“共产党员的初心就是继续沿着社会主义路线走,一直奋斗到共产主义!”rQn安康新闻网

青瓦白墙,农家小院,笔者来到83岁高龄的石先祖家中。这位拥有54年党龄的老党员一见到我们,就非常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大伙儿自发地以石大爷为中心,围成一圈坐在阳光明媚的院坝,认认真真地请石大爷“传经”。rQn安康新闻网

rQn安康新闻网

“我们的国家从一穷二白发展到今天,确实不容易,牺牲了不少人,红旗就是用鲜血染成的。这个事情我就这样说,所谓入党不是盲目凑数,而是要从你的心底,从你的内心真正的把心肠都交给共产党人,要入党必须要立党为公,不能什么事情都考虑私人利益,那样你会犯错。”在石大爷看来,入党是一件神圣而又严肃的事情,只有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才能推动党和国家不断进步。rQn安康新闻网

“我入党前本身已经是共青团员了,虽然入党规定是共青团员优先,但要求还是很严格。要经过三年的考验,要给你交任务,要把任务完成的非常漂亮,才可以通过组织的考验。”讲起自己入党的经历,石大爷紧紧握住同行人的手,略显浑浊的眼睛隐约着点点泪花,“从我们在党旗下举起右手庄严宣誓开始,就要内心虔诚、信念坚定。在生活上要加强学习、规范行为,在工作上要认真负责、用心做事,面对群众要满怀热情、尽心对待,为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添砖加瓦,为达到共产主义目标不懈奋斗。”rQn安康新闻网

“共产党员的初心就是要有奉献精神,要不辜负党和群众对我们的期望!”rQn安康新闻网

告别石大爷后,我们来到了盘龙村老党员谢世泽家中。声音洪亮、中气十足,这是老谢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待大家坐好后,拥有50年党龄的老谢就开始给大家“传经”。“我当时想的就是怎样努力进入这个组织,怎样不辜负党和群众对我们的期望。我那个时候是一个工程兵,工作还需要做好保密,也算为国家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rQn安康新闻网

rQn安康新闻网

从部队退伍后,老谢回到村上,当上了村干部,长达17年的工作生涯中,老谢一直坚守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尽心尽力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rQn安康新闻网

“有的时候吧,还是会遇到一些群众不理解、遭抱怨,受过一些委屈,但是我们毕竟是党员干部,思想觉悟还是要高些。该受委屈的还是要受,要克服。”谈及工作中遇到的一些不顺心的事儿,老谢爽朗地笑着对我们讲。有些委屈是成长必须面对的,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特别是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人民群众是通情达理的,党员干部受到委屈的时候,一定要从自身找原因,要少抱怨,多作为,把受委屈当做自己前进的动力。rQn安康新闻网

返回途中,大家纷纷交流各自的感受,表示要以老党员们为榜样,学习他们在建设国家期间不畏艰苦、敢于奋斗的精神,学习他们在服务群众途中谨记宗旨、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他们在整个人生当中以身作则、久久为功的精神,在工作岗位上牢记初心,履行使命,以“初心之火”点燃力量之源,让红色基因融入血液代代相传。rQn安康新闻网

 rQn安康新闻网

(责编: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