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张瑶虹)近十年都没有去过县城的汉阴县涧池镇新华村六组村民老杨,今天竟然穿戴整齐准备进城了,为的是去县医院做残疾人鉴定,他的这趟进城着实不易。
老杨本名杨玉明,年轻时视力就不好,后来检查是“白内障”,因家庭贫困无钱医治,生生给耽误了。随着年龄增长,听力下降,再加上气管炎和严重的膝盖关节炎,75岁的老杨更是寸步难行,家里老伴和女儿杨琴实在背不动他,床上和床边的座椅就是他的基本活动范围,只有等到外出务工的女婿回来,才能背着他到门口坐坐。
这回四五个人连背带扶把老杨送到200米开外的马路边,坐上提前安排好去往县医院的车上后,县直机关工委帮扶干部吴皎总算松了一口气,坐在一旁的老杨女儿杨琴充满谢意地说:“妹子这回真是多亏了你,我们一天光顾埋头干活了,都不知道我爸还可以享受残疾人补贴,更不知道要办残疾证了。你为我爸这个事儿跑了多少趟哦。”“应该的嘛,咱们今天做完鉴定,就等着拿残疾证领补贴了,也算给家里减轻一些负担。”吴皎安慰道。
因为老杨需要做肢体和视力两项鉴定,集中鉴定两个月才有一次。为了让老杨这次进城不白跑路,帮扶干部吴皎做了很多准备。提前了解残疾人补贴的相关政策,残疾人鉴定的程序,提前申领填写表格,帮老杨拍摄洗印照片,在医院借轮椅,联系村医沈航、同事朱朝军帮忙,定好进城的车子……
由于老杨晕车的缘故,20分钟的车程走了近一小时。到了医院,老杨好不容易坐上了提前安排好的轮椅休息一下,帮扶干部吴皎和女儿杨琴开始排队、挂号,带着老杨候诊、检查,忙活了两个多小时,终于结束。
老杨经过各种费力和折腾,终于回到家,陪同的一行人也都汗湿了衣衫。沉默寡言的老杨嗫嚅着说:“娃儿们实在是给你们添麻烦了,为我的事情忙前跑后。”“事情办好就好,杨叔你今天也累坏了,早些休息。”吴皎招呼着同事们离开了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