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闻网讯(通讯员 吴大美 刘萌)产业是农村发展的根本之基,是脱贫致富的主要动力。只有有了产业支撑,才能从源头上解决贫困问题。近年来,铁佛寺镇把产业助农增收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按照镇园产业联盟规划,大力发展林果、富硒粮油、特色种植、生态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不断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带动贫困户实现了稳增收、促脱贫。
龙头企业带动一批
合一村位于铁佛寺镇北部,距镇政府驻地11公里。全村共有554户1927人,其中贫困户 256 户669 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0.1%。2016年以来,该村依托领航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绿色农业、富硒食品,通过“企业引领、项目带动、贫困户参与、共同发展”的模式实施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带动帮扶周边贫困户脱贫增收。
按照“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四位一体模式,领航农业合作社主动认领贫困户40户149人进行产业帮扶,共流转贫困户土地300亩进行土豆培育种植;同时,还不断雇佣贫困户进行田间劳动,从贫困户手中收购土豆原料在食品厂深加工成品,鼓励贫困户通过订单生产与市场销售对接,使得贫困户在参与中增收,在增收中发展。
新型经营主体解决一批
“根据合一村的地势条件,天麻产业是可以长线发展的产业。”利民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查海佳说道。他预计今年全村的天麻产量将会进一步提升。
自2012年起,查海家就在石泉县两河镇进行天麻培育种植,不断摸索着有关天麻生产栽培的门路,并根据环境、土壤、温度、菌材种类等因素,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天麻育种经验。
2016年初,查海家带着成熟的技术经验返回老家铁佛寺镇合一村,带动贫困户进行天麻生产种植。他不仅向贫困户免费提供天麻种植技术与固定客源信息,还为村民发放自己培育的天麻种子,收购贫困户种植的天麻中药材。经过不断投入,查海家在合一村的天麻培育种植已形成一定规模,目前已带动合一村贫困户45户进行天麻种植,并不断扩大规模经营。
政府引导帮扶一批
驱车直入四合村七组,只见一片片长势喜人的甜玉米桑树套种田映入眼帘。当下正值玉米成熟的季节,田地两旁的玉米枝头已是硕果累累。当地群众告诉我们,铁佛寺镇优良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玉米生长,由于甜玉米种植成本低、市场销路好,当地政府便因势利导,鼓励贫困户在种植甜玉米的同时、套种桑树林,待鲜嫩的桑叶长成后,便可以就地取材供不远处的汉阴县丰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使用。
据悉,按照铁佛寺镇“1158”产业扶贫中的特色种植规划,该镇在产业选择上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一边利用特色套种田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一边就地取材田地原料供当地经营主体、龙头企业使用,这既提高了种植产品的利用效率,又为当地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链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