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郭智颖 文/图
晨曦微露,秦巴山脉的轮廓在朝霞中渐次清晰。汉滨区大河镇安置社区里,康悦铭工艺品有限公司已是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指尖飞舞,裁布、缝线、填充……动作行云流水,一个个憨萌可爱的毛绒玩具在他们手中诞生。
成品玩偶
这里除了固定岗位,还有一种特别受欢迎的就业形式——领料回家。这对于需照顾老幼、无法离家的妇女、老人和特殊困难群体来说,犹如一束照亮生活的光。
“以前围着灶台和孩子转,手心向上讨生活,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正在家中赶制玩具配件的陈大姐笑着说,“现在不一样了,既能照顾家,每个月还能稳定挣上一两千块钱,觉得自己有价值了。”
工人赶制订单
同样忙碌的场景也出现在景鑫鼎昊鞋业公司的车间内。“根在这,总要回来做点什么。”公司负责人刘守杰说,和许多小镇青年一样,他曾外出闯荡,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一次与制鞋业的深度接触,让他看到了商机,更看到了带动乡亲就业的可能。“自己富了不算啥,让大伙都挣到钱,那才叫本事。”怀揣反哺家乡的朴素心愿,2019年,他毅然返乡创办鞋厂。
如今,他的工厂已为百余名乡亲提供了就业岗位。工厂专注鞋面精细加工,与岚皋县的产业链紧密衔接,产品最终漂洋过海,进入国际市场。这不仅融入了区域协同发展的格局,更让留守家乡的劳动者真切触摸到了全球经济的脉搏,在家门口实现了“挣外汇”的梦想。
“目前,大河镇有五家社区工厂,带动就业400余人,人均月工资达3000元。这为群众稳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提供了坚实保障。”大河镇宣传兼统战委员张璐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