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党发金)曾经,红白事给汉滨区大河镇村民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摆三天流水席,请两拨响器班,三万块打不住!”大河社区居民李大爷记忆犹新:“八碟八碗”、歌舞助阵是标配,有了面子但却掏空了里子。
为推进移风易俗、根治铺张浪费,大河镇政府主动发力,指导各村推选德高望重的老党员、乡贤、村民代表,组建红白理事会,并出台《红白事操办标准》,明确规定:白事最多两顿便饭,喜宴每桌不超八菜,礼金封顶200元。“红白理事会就像庄稼地里的除草剂,除净了虚头巴脑的杂草,好日子才长得旺相!”李大爷感慨地说。
如今,谁家有红白事,红白理事会就成了“主心骨”。理事会成员们尽职尽责:老王揣着蓝色账本提前“踩点”,精算场地桌数;张大姐则是“采购活字典”,对肉菜价心里门儿清。一次喜宴,主家采购想买二十斤排骨,她当即点醒:“十二桌,十斤足矣,多了准剩!”他们把主家的钱当自家的省,把排场换成“实在”。
如今的大河镇,婚丧嫁娶的鞭炮声淡了,邻里间的笑声却密了;宴席上的剩菜少了,小家里的存款单厚了。一个个改变像一面面镜子,照见了从“比阔气”到“攒福气”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