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滨区紫荆镇新民村,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孝顺女子,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一个家,她就是范德云。
今年45岁的范德云,是家中独生女。父亲74岁,智力三级残疾,母亲68岁,听力三级残疾,叔叔70岁,是一级多重残疾的聋哑五保户。
由于家庭条件艰苦,范德云早早辍学在家帮父母干家务、做农活,放牛、捡柴、打猪草……穿的是别人给的旧衣服,这些童年经历,如今回想起来,她仍眼含泪水。
成年后在外务工的她,2013年与四川男友王玉禄相识结婚。2014年儿子出生后,她便在娘家带孩子,同时照顾父母和叔叔的饮食起居。暑假带孩子去四川看望公婆,小住几日后又返回安康,过年时则陪着丈夫“两头跑”。
2023年7月,见80岁的公婆年事已高、腿脚不便,范德云反复劝说后,将他们接到陕西娘家居住,让在外务工的丈夫没了后顾之忧,她也结束了“川陕两头跑”的日子。
公婆到来后,家里增加了人口,她的生活更加忙碌了。洗衣做饭、喂猪养鸡,挑粪、挖地,栽油菜、种玉米,亲戚朋友的人情往来,几位老人的理发、看病以及接送正在上小学的孩子、辅导作业等,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人操持。
她清楚地记得每一个艰难时刻。2024年3月26日,叔叔生病住院,不愿输液还拔掉针头,她只好按住叔叔的手,这样的情况持续了7天。为了让患有胃炎的母亲吃得舒服,她专门在网上学习制作口味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一勺一勺耐心喂给母亲,慢慢调养身体……
孝老爱亲绽芳华。范德云对亲人的孝心,支撑着她和这个家。在她日复一日地悉心照料下,几位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她时常通过抖音展示家里的幸福生活,每条视频都能获得众多网民的点赞和好评。
“虽然生活磨难重重,但我依然要微笑前行。父母生活比常人艰难得多,能把我养育成人,我就已经很幸福了。”范德云说,“好在政府关心我们,帮扶干部经常上门嘘寒问暖,让我们更有信心好好生活。”
“我在外打工很放心家里,因为我有个勤快善良、有情有义的好媳妇,这些年家里全靠她。”丈夫王玉禄自豪地说。
范德云用自己的孝义和坚强,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更带动周围乡亲们孝老爱亲、崇德向善,让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绽放出耀眼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