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赵忠海 吴敏
晨光初露,薄雾未散,汉滨区晏坝镇田坝社区火烧坝的30余亩水田里早已泛起层层涟漪。“春争日,夏争时”,眼下正值水稻移栽关键期,当地农民抢抓农时,在田野间躬身劳作,用双手插下嫩绿的秧苗,勾勒出一幅传统农耕与乡村振兴交织的动人画卷。
清晨六点,水田间已热闹非凡。数十位村民身着防水裤,脚踩湿润的泥土,将捆扎整齐的秧苗抛向水田中央。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啪嗒”落水声,绿色的秧苗在水面上星星点点散开。“秧苗要抛得均匀,间距合适,后面插秧才顺手!”有着30余年插秧经验的许大爷一边示范,一边向年轻村民传授技巧。
只见水田中村民们排成整齐的队列,左手攥秧苗,右手飞快地从秧把中分出几株,拇指与食指轻捻,稳稳插入泥中。弯腰、分苗、插秧,整套动作一气呵成,不过两三秒。湿润的泥土裹挟着稻苗的清香,在插秧的节奏中升腾,勾勒出传统农耕的诗意与韵律。“别看这插秧动作简单,讲究可不少。秧苗入土深度要适中,太浅容易漂,太深影响生长。”王婶直起腰擦了把汗,裤脚沾满泥浆却笑得开怀,“这手艺都是祖辈传下来的,我们种了一辈子地,只盼着秧苗茁壮成长。”
近年来,晏坝镇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头等大事,积极引导村民科学种植,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还通过举办农技培训、发放技术资料等方式,提高村民的种植水平,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