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汪海玉 龚卓妮 尹思凡
“往年,鞭炮声太响,我这岁数大了睡不好觉。近几年,不放鞭炮了,我睡得挺好,老百姓一样过个乐呵年!”家住汉滨区关庙镇捍卫社区的张秀群说。
往年,从除夕晚上到大年初一早上烟花爆竹声接连不断,通宵都睡不踏实,早上打开门窗,空气中弥漫的都是烟火味,“今年真是清清静静过了一个年。”
为有效防止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倡导文明绿色的社会风尚,今年春节期间,汉滨区在全区范围内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燃放烟花爆竹不仅污染环境,还可能引起火灾、人身伤害等安全事故。”关庙镇宣传委员龚卓妮说。春节期间,关庙镇发动镇村干部、村民小组长、网格员等力量,利用微信群、村村通广播、宣传车、一封信等方式,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移风易俗,自觉遵守禁燃禁放规定,共同维护良好的公共环境,让禁放新风尚深入人心。同时,指导各村将禁放烟花爆竹纳入村规民约,推动禁放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在捍卫社区经营商店的老板唐金梅说,往年店里都会进一大批烟花爆竹进行销售。近几年来,她便提前做了准备,在春节前夕就销售起了“福”字、中国结、红灯笼等,生意比去年还好。“响应政府号召,自觉不销售烟花爆竹,也算我为禁放工作贡献一点力量吧。”唐金梅笑着说。
对于居民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一变化,捍卫社区里保洁员张远康最有体会。“往年打扫烟花爆竹残留物是清理社区环境卫生的主要工作,除夕过后,烟花爆竹垃圾遍地都是,清扫地面有时需要花费一整天,重点是一直会延续到元宵节。”张远康说,自从实行烟花爆竹禁止燃放政策后,清扫工作轻松了很多,今年地面几乎看不到烟花爆竹垃圾,而且空气清新了不少,没有了刺鼻的气味。
大年初三开始,位于关庙镇的龙王山景区的游人显著增多,格外热闹。
“这里空气真不错,大家一起走走路、出出汗,这样过节既健康又难忘。”李后菊一早就邀上亲戚朋友一同外出踏春。
若在往年,李后菊可没这闲工夫。“以前要么忙着办酒席招呼客人,要么忙着去亲朋好友家喝酒,哪有空出门玩,也没法儿好好陪家人好好过个节。”
“除了大年初一初二,其他时间都在外面吃饭。”这不只是李后菊曾经的苦恼,也是很多关庙人的春节写照。每年初三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亲戚好友轮流做东请一圈。“朋友圈”越大,“春酒”邀约越多,又不好意思拒绝,有的人正月都在吃吃喝喝,有的人家“春酒”要办到清明前后。
“‘春酒’其实就是酒宴,亲朋好友都来,至少摆五六桌,一桌二十几道菜,每次都能剩个八九道,很浪费。”李后菊说,请客的人累,被请的人也累。
不喝“春酒”改踏春,大家都轻松,省钱又健康。“以后春节,我还要邀请亲戚朋友到户外走走。”李后菊开心地说。
山是熟悉的山,人是熟悉的人,今年新春换个过法,年味真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