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县区 > 汉滨
她把“安康”带回家
2021-12-06  来源:本站原创

通讯员 张昊 刘一薇Brd安康新闻网

初冬,汉滨区流水镇一派静谧。水波荡漾的江面上,一只白鹭划破长空,倏忽间迎面而来,停在岸边的船篷上。Brd安康新闻网

“过了江,就是河心村,再有10多公里,就到星庐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茶叶园区了。”随行的区发改局区域协作股干部李君茹指着对岸介绍。Brd安康新闻网

船靠岸,再换车,沿着崎岖的村级公路行进一段时间,连片苍翠的茶园就出现在了眼前,一位外表清秀的女子正蹲在茶树旁与茶农沟通。Brd安康新闻网

“她就是刘小琴,是这片茶叶园区负责人,江苏南京人……”听到李君茹的声音,刘小琴连忙迎了上来。Brd安康新闻网

“隔河渡水的,肥料、机械不好运输不说,做出的茶叶外销也不方便,刘总为啥把园区建在这里?”Brd安康新闻网

来访者的疑问把刘小琴的思绪带回了从前。2015年,34岁的刘小琴在一个展会上偶然“结识”安康富硒茶,茶叶浓厚的香味和那份入口甘甜的感觉顿时让她着迷。Brd安康新闻网

“溯着茗茶的香味,我一路辗转来到了安康,这个慢节奏的城市更加吸引我。”通过在汉滨区走访,翻阅大量的资料,全面了解硒元素的功效后,刘小琴决定做一件事情:以茶为媒,把“安康”送回南京。Brd安康新闻网

2016年,刘小琴辞掉了在南京一家公司担任高管的工作,专心到安康从事收茶、请人代加工,然后把干茶销售到家乡南京。Brd安康新闻网

万事开头难。“艰辛只有自己才知道,遭受了很多的白眼,别人都说我是茶贩子,要么叶子不卖给我,要么就是把价格算得很高。”于是,刘小琴利用7个月时间,把安康汉滨、紫阳、平利、白河等地的茶山转了个遍,只为找到自己心中的那块茶园。Brd安康新闻网

“南京产茶,也有自己的茶叶,无缘无故从陕西运送茶叶到南京,一斤两斤送人还行,可要真正上规模,让更多的南京人接受陕南的茶叶,特别不容易。”刘小琴坦言。Brd安康新闻网

2017年年初,刘小琴又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在南京奥体中心周边打响“安康富硒茶”这个广告品牌。Brd安康新闻网

说干就干,刘小琴卖掉了在南京建邺区的房产,围绕南京奥体中心的街区,树起了一个个醒目的“安康富硒茶”广告,并在附近的“海峡茶城”开设了两个门店,销售安康茶叶,供市民体验。因为茶叶品质良莠不齐,刘小琴在南京门店的生意慢慢淡了下来。Brd安康新闻网

“要想保证茶叶质量,就必须要建自己的茶园。”刘小琴把这一想法说给家人听,即刻遭到了父亲、弟弟的反对。Brd安康新闻网

“当初,家人也是为我在考虑,不确定因素太多,对于农业又很陌生,怕我负担太重了。”回忆当时的情景,刘小琴说。Brd安康新闻网

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刘小琴最终选择了山清水秀,随处一拍都是水墨画的流水镇。“因为在流水能让我神清气爽,能让我心安。”Brd安康新闻网

刘小琴的茶园形成了规模,流水镇河心村茶叶种植面积达到了500亩,其中核心种植区就有300亩。在区镇的支持下,园区成功通过了市级茶叶园区验收。有了自己的园区,还得有自己的厂房、冷库来加工和储藏。资金周转一直都是难题,“最穷的时候,卡上只有0.68元,不是一个客户买了我500元的茶叶,我生存都成问题。”回忆起当初的窘境,刘小琴苦笑道。Brd安康新闻网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小琴最终挺过难关。企业的各类茶叶,先后荣获“端午安康”全国硒水鉴茶大赛特等奖、金奖,第六届亚太茶茗大奖“金奖”,中国茶叶博览会全国名优茶推荐遴选活动“红茶类”创新金奖和安康富硒茶名优茶大赛“金奖”。Brd安康新闻网

今年对于刘小琴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汉滨区委区政府、苏陕协作武进区对口帮扶汉滨区工作组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刘小琴的情况后,决定倾注苏陕协作资金,进一步做优做强企业品牌。有了这笔资金,刘小琴茶园厂房和设备资金的缺口就有了着落。Brd安康新闻网

刘小琴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在茶叶种植过程中,她仔细分析安康的茶叶品质和南京人的喝茶口味,自己琢磨从南京引进腊梅在汉滨种植,准备生产花茶。如今,100株腊梅、400棵金银花全部下地,来年准备大干一场。Brd安康新闻网

“凌晨三点半”,谈到下一步打算,刘小琴说,“我正在研究利用汉滨的茶叶和另一种植物结合,做出更符合家乡人口味的花茶,灵感来源于一天的凌晨三点半,我准备就拿这个来命名……” Brd安康新闻网

(责编: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