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吴亚君
近日,汉滨区叶坪镇中心社区后面的山坡上,成片的猕猴桃园里果实累累,丰收在望。贫困户姜功宪在果园里忙着锄草施肥,虽然脸上挂满了汗珠,但仍然掩饰不住自己的喜悦之情。
“能有这样的生活,离不开咱区总工会的帮助。”63岁的姜功宪家住叶坪镇中心社区七组,妻子有病干不了农活,家里日子一直过得很紧巴。2016年,汉滨区总工会帮扶叶坪镇后,给他带来了生活的希望。2017年,姜功宪一家实现脱贫致富。
“我在这里负责除草施肥,一天能赚80块钱,在家附近就能找到活儿干,很知足了。”姜功宪说。
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汉滨区总工会主动谋划,积极行动,通过“送温暖、送政策、送资金”等帮扶措施,竭尽全力为帮扶镇村及贫困户排忧解难,在全区2019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和目标责任考核中均获得优秀。
如何发挥工会组织优势,更加有力有效助力脱贫攻坚,汉滨区总工会将各级劳动模范自身及单位的各项优势与全区脱贫攻坚密切结合,2015年就开始在全区组织动员各级劳动模范开展助力脱贫攻坚活动。
几年来,汉滨区总工会通过组建劳模服务团、每年召开劳模座谈会、劳模现场观摩会、举办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广泛组织动员全区各级劳模和劳模所在单位深入贫困村特别是深度贫困村实施产业、健康、教育、金融扶贫,带动贫困村发展和贫困户增收脱贫。工作推进中,注重发挥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坚持把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宣传劳模助力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和经验作为重要手段,先后在《陕西工人报》《安康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劳模助力脱贫攻坚典型事迹,评选表彰先进个人21名,切实激发了劳模投身脱贫攻坚大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016年下半年,在区总工会的牵线搭桥下,诚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区劳动模范刘春波到叶坪镇发展猕猴桃产业,流转土地1000多亩,已建成集“产品生产、加工、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猕猴桃农业示范园区。
该区总工会指导在全镇各村建立形成了“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引进能人和企业在镇村建设现代农业园区3个,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7个,培育规模化家庭农场5家,特别是发展建设的猕猴桃、中药材种植、花椒种植、冷水鱼养殖等项目产业已形成规模,产业扶贫实效不断显现。
家住叶坪镇椒沟村5组的杨均江今年68岁,家里七亩土地流转给安康金德林下中药材种植公司,一年收取土地流转费800多元。杨均江和家人都在中药材种植公司务工,每人每天务工收入80元。汉滨区总工会引进安康金德林下中药材种植公司落户椒沟村,流转土地1500余亩建成了中药材种植基地,通过土地流转、进园区务工、入股分红等方式,公司带动全村120户贫困户稳定增收。
几年来,全区各级劳模扶贫工作成效显著,累计组织开展帮扶活动600余场次,帮扶贫困群众2.1万余人次,经营主体劳模20余人,流转土地3.8万余亩,带动2100余户5900余人实现脱贫。各级劳模发展建设的“陕茶一号”、京康农业、瀛天核桃、忠诚蔬菜、诚泓猕猴桃等已成为了省市区“三变改革”的样板和示范,其成功经验相继在中省市区有关媒体宣传报道,汉滨区总工会先后多次荣获省市总工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产业发展的同时,镇村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几年来,帮助镇村争取各类项目资金5000余万元,直接向镇村投入产业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帮扶资金400余万元,推进镇村服务中心、河堤改造、电网改造、复兴大桥、文化广场、安全饮水、乡村道路等一大批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还自筹资金200余万元,用于支持三个贫困村(社区)活动中心主体建设、办公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建成了功能齐全的村两委活动室和便民服务中心、厨房等。
“区总工会给我们送点子、送资金、送设备,不仅帮助我们修缮了村委会,配齐了办公设备,还引进能人发展产业,我们这里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谈起区总工会帮扶的情况,叶坪镇桥亭村党支部书记陈家宝如数家珍。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该区总工会自帮扶叶坪镇以来,在立足镇情,重优质产业培育,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聚力帮扶该镇教育事业发展,通过提供资金扶持,开展文化培训爱心助学,先后为叶坪镇属学校、幼儿园投入帮扶资金7万元,有力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实现“双高双普”目标奠定良好基础。组织联系公益组织、企业和爱心人士为叶坪镇的教育事业捐款捐物、爱心助学,先后联系儿童微心愿、作业本计划、新浪扬帆计划等公益项目落户叶坪镇属学校。部分组织个人已与学校形成了长期的帮扶关系,逐步建立良性的长效助教助学机制。
下一步,该区总工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和人才、资金、技术向贫困村覆盖,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内生动力,在乡村振兴、共奔小康的伟大征程中贡献工会智慧和工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