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县区 > 汉滨
激活“一池春水”
2019-12-26  来源:本站原创

通讯员 柯贤会rdh安康新闻网

近年来,汉滨区坝河镇走出一条“红色引领强服务,循环发展促脱贫”的路子,大力实施“三三融合”书记项目,让基层党建工作由“虚”变“实”,激活了党建工作的“一池春水”。rdh安康新闻网

坝河镇位于汉滨区东部最偏远的山区,与平利县、旬阳县交界,素有“一脚踏三县”之称。近年来,因青壮年劳力纷纷外出务工,大量土地闲置,传统农业生产技能较为落后,农民增收渠道十分有限。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扶贫搬迁的大力实施,坝河镇围绕如何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就“怎么发展、谁来带头、发展什么”进行走访调研和深入探讨,决定立足镇情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生态循环产业。rdh安康新闻网

“农村工作千重要万重要,党建工作最重要。把党组织建在产业上,将贫困户镶嵌在产业链上,大力发展绿色生态订单循环产业,努力走出一条党建引领绿色生态循环发展的新路径。”坝河镇党委书记杨琳说。rdh安康新闻网

该镇充分发挥党支部带领、党员示范、园区带动三大作用,让党建与产业深度融合,实现群众增收连锁“化学反应”。rdh安康新闻网

坝河镇伍家湾村总面积13平方公里,土地4205亩,有20个村民小组,558户202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80户619人,有党员42名。村内青山绿水的自然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是个典型“端着金饭碗要饭吃”的贫困村。rdh安康新闻网

为此,镇党委突出“第一责任人”把舵领航、协调统筹作用,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加工厂+贫困户”办法,鼓励由伍家湾村党支部支委委员崔世满带头创办“汉滨区鸭鸽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700余亩,采取基地+订单种植模式,通过林下套种红薯、园区黑猪养殖、粉条加工、品牌打造、线上线下销售的循环发展方式,让传统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年产红薯170余万斤,年生产粉条30万斤,年出栏黑猪200余头,实现了年收入500余万元,打造了一条种植、加工、销售、养殖于一体的绿色循环产业链,带动当地117户贫困户440人脱了贫。rdh安康新闻网

整合人力、土地、资金三大资源,让党建与资源深度融合,持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rdh安康新闻网

充分发挥崔世满、汪顺金、柯愈鑫、程鑫等党员、能人大户的带头示范作用,依托镇内4个农业园区平台,5个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实施“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经营模式,争取产业发展扶持资金 500余万元,撬动民间资金800余万元。通过“三变改革”方式,盘活闲置土地3860亩(其中流转土地2500亩),种植红薯800余亩、猕猴桃1200亩、烤烟800亩、辣椒560亩、黄花300亩、苦荞200亩,发展养猪800头、养牛210头,一个以发展经济林果园和设施农业观光旅游园的绿色朝阳产业正在形成。rdh安康新闻网

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入股分红三种途径,让群众“富”起来,增加党建的“含金量”。rdh安康新闻网

“我这两年发了红薯的财,光今年在世满园区以‘返租倒包’的方式种红薯15亩,这一项就收入47000多元。”提起红薯,伍家湾村9组的高生文激动地说:“红薯是我们家的‘金疙瘩’! 老崔是我们脱贫致富的领路人!他让我们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rdh安康新闻网

据统计,仅2019年,该镇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园区务工等途径,带动634户贫困户2127人脱贫,实现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rdh安康新闻网

(责编: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