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朱明富
走进白河县仓上镇天宝村,整洁宽敞的村组公路上,漂亮的太阳能路灯排成一线;一望无际的梯田里,麦豆葱绿,山花溢香;农家小院里,各种盆景花卉、蔬菜、果树和谐地融于一体,处处充满生机盎然的新农村景象。
生态宜居田园美
在天宝村药王宫“云上山间”生态茶园,循着采茶歌声和笑声,采茶工纤细的双手在枝头起舞,胸前的小竹篓盛满馨香春色。
“一边体验采摘乐趣,一边领略山上美景,这样的生活就像电影里的情节。”今年采茶季,来天宝村采茶踏青的游客纷纷表示。
天宝,这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随着天宝4A景区旅游业的兴起,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做活田园文章,引导市场主体大力发展油菜、油葵、茶叶等,形成了春天菜花飘香,秋来满目金黄的特色产业,增加了乡村田园游新亮点。
七组姜家院子住着七八户人家,几栋小楼错落有致,房前屋后打理得干净明亮,院子里栽着花果蔬菜和常青乔木,畜禽圈厕规划修建得十分协调。村主任介绍:“这是村里‘庭院经济’示范点。村里家家门上开辟小菜园、微花园和小果园,美了庭院,也富了口袋。”
“宜居才能宜业,优美环境直观体现了产业兴、村民富、生活美,让人们生活更有品质,干事更有奔头。”天宝村驻村第一书记蒲大林说,村里围绕和美乡村建设,持续开展环境整治,让小小庭院串起乡村大美,展示出村民的精神面貌和乡风文明。别具特色的庭院经济,推动了旅游业发展,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农旅融合产业兴
天宝村依托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定向培育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新业态,推进“一村一品一业”示范建设。以特色种植、生态采摘、农园体验、民俗文化等元素,打造吃、住、游、购、娱为一体的田园风光游品牌,延伸了农旅融合产业链。
清明时节,大多农家还没开始种瓜种菜,而天宝的智能化无土栽培大棚里,各种蔬菜郁郁葱葱,透出春天的勃勃生机,迎来一批批游客观赏打卡。无土“菜园子”还是中小学生的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很多学校都组织学生来这里体验农事,开展研学和亲子观光游活动。
今年“五一”小长假,天宝旅游早早进入了预热阶段。组团旅游的大巴车络绎不绝,民宿接待应接不暇。吕家坪民宿园、云顶仙居、梦幻旅馆、亲情度假屋等早早就被预订,很多游客来这里品尝农家菜、体验智能化服务,享受竹林草地、红灯木屋的自然舒适。
旅游业的发展,还带火了土特产销售、餐饮服务、农产品加工和务工就业。天宝乌鸡蛋、熏腊肉、豆腐干、豆豉及包装成品的木耳、香菇、天麻成了游客青睐的土特产,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达80万元;全村从事旅馆、农家乐、美食小吃服务的商户达20多家;200余名村民常年在景区务工就业,人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实现了家门口致富的愿望。
党建引领村民富
该村抓实集体经济建设,立足农业主色,以“支部+集体经济”引导市场主体和农户发展农旅产业,招引“归雁”能人返乡创业就业,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培育粮油示范点、庭院经济示范点5个,发展种养殖市场主体5家,市县镇级园区8家。
“村民大多在景区和各市场主体就业,以前的种地人现在基本成了上班族,好多人当起了园主老板,村里百分之九十五的家庭出行都有代步小车,城里人享有的家用电器一般都有。”天宝村支书王军自豪地说。
“我们这儿空气好、景色美,山上就是个大公园,除了没有街道高楼,其他啥都不比城里差。”在天宝村,村民聊起现在的生活,个个脸上流露出幸福的笑容。而这样的幸福感会越来越强烈——天宝旅游公路建设即将启动,一轴、两区、三景、四带、五综合体产业布局正逐步实施,一个生态优美、产业兴旺、村民富裕的和美乡村新图景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