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聂太苗)为切实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消除侵害消费者权益隐患,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环境,3月14日至20日,白河农商银行全面启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
加强线上普及,提升识别能力。根据当前疫情情况,白河农商银行以线上教育宣传为主,围绕消费者八大权益、个人征信、防范非法集资、保护个人信息、断卡行动、防范电信诈骗等宣传内容,不断创新金融教育手段,结合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图文、漫画等不同形式积极开展宣教服务。
强化厅堂宣传,营造浓厚氛围。长期以来,白河农商银行立足网点,大力营造厅堂宣传氛围。在各营业网点,醒目位置悬挂“共促消费公平 共享数字金融—“3·15”消费者权益宣传”宣传横幅及海报。厅堂电子屏幕播放宣教内容,公共教育区均放置丰富的宣传折页,让公众获取金融知识更加便利。
加强风险提示,履行社会责任。白河农商银行对投诉反映焦点、社会关注热点、新业态盲点等及时开展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注意防范非法集资、非法放贷、金融诈骗等非法金融活动侵害。加强资管新规的教育宣传,尤其注重引导老年消费者“不乱投”,树立理性投资、价值投资观念;引导年轻消费者“不乱贷”,树立理性借贷消费理念,远离校园不良网络贷款侵害。
关注身边案例,提醒公众防范。通过发放支付安全、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诈骗和跨境赌博等宣传资料和现场咨询等方式,剖析近年来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典型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例,让他们真正了解金融安全防范知识,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针对广大金融消费者关注的“征信洗白”等虚假消息,通过企业公众号和抖音视频普及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的查询途径及查询方法,帮助征信用户了解最新的征信政策,提醒公众要珍惜自身信用记录。
关爱老年群体,践行爱客宗旨。在社区和广场一对一地向老年人宣传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和危害、电信网络新型诈骗的类型和真实案例,向老年人详细介绍了存款保险制度、金融消费者权益等,耐心指导老人们使用智能设备,并提醒其注意保护个人信息,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通过开展反假币知识、安全使用银行卡等金融知识宣传活动,借助生活中常见的金融场景,向老年人讲解了人民币的防伪特征。主题鲜明的宣传活动和贴心细致的服务得到了老年群体的高度赞扬。
本次活动以增强金融消费者获得感和满意度为目标,聚焦老年人、青少年、外出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各渠道优势,高效务实开展各类消费者教育宣传活动,加强金融知识宣传和金融风险提示,持续提升重点群体金融素养,不断优化重点区域金融生态,助力人民群众更好共享金融改革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更加平等、便捷地享有金融基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