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富不算富,只有乡亲们一起富才算富。我现在的日子好过了,可是还有很多单亲家庭和五保老人生活依旧困难,还有很多学生因为家庭贫困面临辍学的可能,我们要尽己所能,全力帮助贫困人口就业增收,实现共同富裕。”这是陈绪春铿锵有力而又质朴的声音,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978年12月出生的陈绪春,白河县茅坪镇红征村人,现任陕西垲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外出创业致富后,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倾情帮助困难群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担当和无私精神。
脚踏实地拼搏
1993年2月,只有15岁的陈绪春就因家中没有经济来源,不得不辍学在家。是选择跟父辈一样“脸朝黄土背朝天”,跟大山生活一辈子,还是大胆出去闯一闯?不甘于世代贫穷命运的他,最终毅然选择外出打工这条既充满希望又遍布荆棘的道路。
就这样,年仅十几岁的他告别父母,走出了大山。刚开始他处处碰壁,但他从不气馁,始终脚踏实地、勇于拼搏,凭着吃苦耐劳的韧劲和诚实守信的干劲,慢慢积累了些许管理经验,站稳了脚跟,并开始思考:给别人打工不是长久之计,自己当老板,自己给自己干。
在他强烈的发家致富愿望推动下,2007年开始承包煤矿开采业务,经过几年打拼,掘到了自己创业的第一桶金。近年来,随着他个人财富的增多,他也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为了帮助家乡父老乡亲脱贫致富,毅然决定返乡创业,用实际行动来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从2016年开始,他累计投资1亿多元,组建成立了陕西垲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陕西汇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白河县永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白河县垲博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陕西永春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带动当地农民工300人实现就近就业,其中贫困户劳动力达110余人。
倾情回馈社会
2010年末,偶然一次返回家乡时,他发现依旧有一些大学生因为家庭贫困,面临着辍学的风险。回想起自己辍学的痛苦经历,他从心底萌发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帮助这些贫困学子完成求学的梦想。
于是,当年年底,他亲自制定了“贫困大学生圆梦计划”,并开始陆续资助贫困学生30余名,累计出资50余万元。从2014年起,对韩某菊、宋某珍、田某丽三户单亲家庭的6个孩子,每人每年2000元资助,一直到现在,并承诺会持续资助到18岁;2016年资助陈某丽等2名贫困大学生,每人每年5000元,并承诺持续资助到大学毕业,毕业后,如果愿意到他公司就业,将优先录用。截至目前,他已帮助10余名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
2017年8月24日,在白河县残疾人联合会组织的“助力脱贫攻坚,携手爱心助学”慈善活动中,他率先捐款10万元,并积极组织公司员工进行捐款。2017年4月17日,茅坪镇茅坪村突发山体滑坡,10余户群众受灾,他听闻后率先捐款16万元,并带动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共同伸出友谊之手。在2016年至2018年春节前夕,他都会到红征村去慰问五保老人和贫困群众,累计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2万多元。
2007年,红征村村级公路硬化,他主动捐资1万元,并号召原红征村村民罗某、陈某、石某捐资,共计捐资2万元,为红征村修路资金短缺解了燃眉之急。2013年,为了解决红征村三组30余户村民交通不便问题,他个人出资31万元,新修公路1.5公里、整修公路2.5公里。2019年5月2日,红征村一组村民吴某突发脑溢血去世,他知道后迅速捐款3000元,并安慰家属“三个孩子上学,我会一直资助到他们大学毕业”。
真心帮扶困难群众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他积极投身其中,真抓实干,帮助困难群众增强造血能力,实现稳定增收脱贫。2016年底,“万企帮万村,助力脱贫攻坚”活动启动后,他高度重视,亲自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和脱贫攻坚办公室,安排专人负责,之后亲自带领工作队成员到红征村共商脱贫大计。
经过深入了解每一户贫困户致贫原因后,他因户施策制定具体的帮扶计划,与21户有劳动能力但缺乏技能的贫困户签订用工合同,组织进行技能培训,安排到公司各个岗位进行劳动,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增收。同时,制定就业奖补办法,鼓励、吸引其他贫困户到公司通过劳动获取收入。几年来,他旗下的各个公司先后吸纳贫困户劳动力110余人实现稳定就业、增收脱贫。
为了多渠道多途径帮扶贫困户,他积极吸纳贫困群众入股到他效益最好的公司,按时给贫困群众分红,目前已有30户贫困户按时从他的公司领取股金分红。2016年以来,陈绪春乐于助人的做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他个人先后当选为市政协第四届委员、白河县政协第九届委员、白河县工商联副主席、白河县援少会顾问等职务,并荣获“中国梦慈善情,陕西最具社会责任感十佳企业家”“白河县带动青年创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安康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