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白丽本报记者张建伟董瑞
2012年以来,榆林市榆阳区法院受理案件数急剧上升,案多人少矛盾尤为突出。全院受理案件从4467件上升至20032件,成为全市受理案件最多的法院。
思则进,破则立。面对前所未有的审判压力,只有改革才是谋求发展之路。2016年8月22日,榆阳区法院司法体制改革工作正式拉开序幕——落实法官员额制、组建新型审判团队、改革裁判文书签发机制、落实院庭长办案制、成立专业法官会议、建立全院“大速裁”机制等新审判权运行机制全面推进、稳步落实。
“先考核后考试”,落实法官员额制。该院在严格落实省法院《关于员额法官遴选工作指导意见》要求的政治标准、独立办案年限等“硬杠杠”的同时,对符合条件申请入额的审判人员采劝先考核后考试”的方式,得到了法官干警的一致赞同和认可,获得上级法院充分肯定。截至目前,该院两批次顺利通过申请、审查、考核、考试、公示等程序入选员额法官共计63名,使综合行政与审判业务双重性彻底剥离,最大化确保法官回归审判一线。
“大团队、小单元”,落实新型审判团队建设。该院按照“以案定员、以员调编”的原则,依据近两年各业务部门受理案件数量,结合标准案折算办法,将院庭长一并分配至各合议庭中,根据办案任务,配置办案人员。组建以庭、局为框架,以员额法官为核心的“3+6+N”新型审判执行团队,其中审判长、执行长实行一年一考核制,由资深法官竞争上岗,择优选任,不称职者退位让贤,突出能力,动态管理,形成了具有榆阳法院特色的“大团队、小单元”工作机制。
制订法官年办案量,落实院庭长办案规定。该院按照“一岗双责”责任制要求,出台了《审判权力运行机制》,要求院庭长积极落实办案制度,回归审判一线,同时科学制订了《院庭长及一线法官年办案量实施方案》,规定了院庭长年办案量。建立落实院庭长办案通报制度以及《法官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实行定人定案、定量定责的考核办法,推动院庭长办案制度化、常态化。改革以来,该院院领导共计收案9208件,办结8913件,最多结案519件。
放管结合,落实司法责任制。该院建立了符合司法规律的新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制订《独任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规定》,率先尝试改革裁判文书签发机制,将权力下放至承办法官,真正落实“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专业法官会议规则》,按类成立了刑事、民事、行政、执行等4个专业法官会议,为法官提供证据认定、法律适用等咨询意见。落实《院庭长审判监督权实施办法》,实行院庭长对案件线上实时数据监督管控,线下随机抽取评查,一案一记录,确保放权不放任、监督不缺位、质效不下降。
“大速裁”机制落实简案快办。按照案件繁简分流的要求,该院贯彻“简案快办、难案精审”的工作思路,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建立了“2+5”速裁团队,集中办理简单的民事、刑事案件,通过全院“大速裁”机制,实现简单案件“速转、速送、速调、速审、速判、速结、速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