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省媒体健康扶贫采访团采访正在接受治疗的贫困患者董建朝。
如何不让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为贫困患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途中的“拦路虎”?咸阳武功县有着自己的一套做法。今年以来,武功县以健康扶贫为突破,以建卡贫困患者住院报销“五重保障”为着力点,打出健康扶贫组合拳,力阻“病根”治穷根。
五重保障 贫困患者住院报销超90%
6月5日,中省媒体健康扶贫采访团一行在武功县人民医院见到了正在接受治疗的贫困患者董建朝,说起自己的病他还有些后怕。“要不是去年体检查出食道癌,及时做了手术,未来生活我都不敢想。”今年54岁的董建朝有一位88岁瘫痪在床的老父亲,儿子常年在外打工。董建朝家原本不是贫困户,典型的因病致贫。
“辛辛苦苦奔小康,一场大病全泡汤”这样的一句俗语是武功县许多被大病、慢性病压垮,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的真实写照。“我治病总共花了7万多元,报销了90%,自己只花了7千元。如果没有这么好的健康扶贫报销政策,我就把我家拖垮了。”董建朝告诉记者。
为让更多贫困患者看得起病,武功县构筑起“五重保障”线,大幅度减轻贫困患者医疗负担。在新合疗报销全部兑现(报销比例占63.8%)、大病保险及时跟进(报销比例占2.9%)、民政救助大力支持(报销比例占6.7%)、商业补充保险发挥作用(报销比例占0.13 %)“四重保障”有效落实的基础上,由县财政拿出兜底资金,照“合疗牵头算账、财政民政协调拨款、镇村两级打卡发钱、四级台账存档备查、各方协作互为监督”的工作机制,发放建档立卡贫困户住院报销财政兜底资金571.97万元,占住院总费用的17.13%。“五重保障”后统计,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住院实际报销率达到90.66%。
全省首创“绿色通道” 家庭医生直接开药
“以前因为行动不便,买药确实很困难,现在不仅有了家庭医生的关心和指导,政府还免费提供药品,真的很方便。”今年38岁的卓巧飞是咸阳市武功县普集街道办营上村的一名建卡贫困患者。2017年,她被诊断为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需要长期服药,然而她需要服用的一种药物属于特殊院内制剂,市场上没有销售。
为了解决贫困患者特殊用药问题,武功县在全省率先探索出了一条“镇开处方、县级采购、统一报销的”绿色通道:从贫困患病人员用药中筛选出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等临床必须使用但又没有替代品的32种慢病用药。如果市场上可以购买到的,由患者自行购买,县级财政报销50%;市场上购买不到的院内制剂,由签约的家庭医生上报后,市级卫生部门按每月汇总收集信息,进行代购药品,再由家庭医生上门看诊时免费发放给贫困患者。同时,对于支付能力较弱的慢性病患者,所购药品费用在现有政策报销基础上,对剩余部分再利用兜底资金报销70%。
“我们签约医生经常来她家给她进行检查,并对她的用药进行指导,她的药快吃完时,上报给我们,我们就会立即帮她联系,确保她能及时用药。”卓巧飞的签约帮扶医生田玲莉表示,县上对慢性病贫困患者的院内制剂都是免费提供的,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贫困患者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