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东西不用花现金,超市购物自助结算,移动支付订酒店……支付只需“扫一扫”,这样的快捷支付方式正在走进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扫一扫”让交易在指尖发生
手机在手,想买就买。
“我现在出门只带少量现金,一般购物、乘车、缴费都可以用手机来付款。我留心了一下,最近这三天我竟然没花过现金,全用移动支付。”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的学生任雨说。
任雨告诉记者:“我们年轻人都是‘人机一体’,不管走到哪里,手机绝不离身。用移动支付的主要好处就是快,付款扫一下,几秒钟的事。像有时候买东西找零就很麻烦,纸币硬币一大把,移动支付就不用数来数去。”
现在,像任雨这样在日常消费中使用移动支付的年轻人非常多。由于“扫一扫”既简单又快捷,移动支付不仅得到年轻人的喜爱,年纪大的人也较容易接受。
50多岁的渭南市民王娟,如今已经能够非常熟练地使用移动支付。
“的确太方便了!”王娟告诉记者,“以前出门老要检查一下有没有忘记带钱包。一旦没带钱包,出门简直‘寸步难行’,啥也买不到。现在不同了,就连街边的小商店都可以扫码支付。不仅如此,有了移动支付,去外地旅游时也可以不再随身带过多的现金。今年国庆节,我们全家到青岛游玩了一圈,吃饭和购物全靠移动支付,不仅省心,也更安全。”
如今,移动支付已随处可见。今年37岁的西安市民赵凯在市区一处菜市场拥有一个摊位,提起移动支付的便利,赵凯立即竖起了大拇指。赵凯告诉记者:“给顾客找零钱有时难免会找错,有了移动支付就不用再担心了。”
“现在就连很多果蔬摊旁边都放着一张印有支付二维码的纸样。有次买核桃我要付现金,老板没有足够的零钱找给我,我便用手机付了钱,省时又省事。而且,不少店主会主动提出让顾客移动支付。指尖轻轻一点,他就能收到钱,交易就是这么简单。”商洛市民刘婷说。
“扫一扫”呼吁安全支付环境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8月中旬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网民规模达到7.51亿人,其中96%的人使用手机上网。使用移动支付消费的中国人已达5亿人。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终端的大量普及,移动支付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疑,“扫一扫”已经改变了消费者的支付习惯。
在谈到移动支付及网购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时,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讲师杨凌博士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支付手段越来越丰富,对网购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网购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效率,让人们足不出户实现各种产品的搜寻、对比和购买;由于网购中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存在、售后评价的设立等因素,促进商家竞争,倒逼商家保证产品质量、完善售前和售后服务。”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习惯了移动支付的方式,然而“扫一扫”在改变我们支付行为的同时,也呼吁社会营造更加安全的支付环境。
“一般来说,我们以什么样的中介来交流就构建什么样的人际关系。移动支付这种支付方式是我们现实生活需求的一种体现。一方面,这种新的支付方式有利于建立更加诚信的交易关系;另一方面,移动支付所涉及的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都与金融业有关。目前,移动支付还存在一些风险和不完善的地方,有待相关部门的监管。我相信,只要监管到位,移动支付的普及是有益于促进社会诚信建设和良好市场交换关系构建的。”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张晓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支付的安全性仍是主要挑战。现在,人们的衣食住行都能通过‘扫一扫’来消费,那么对移动支付的安全性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手机厂商需要在硬件上下功夫,以保障用户的支付环境、隐私信息的安全;其次,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和宣传,提升公众的金融认知水平和风险责任意识,增强他们的防范风险能力。”西安一家银行工作人员说。 记者 刘曌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