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首部关于共享汽车的法规正式出台。交通运输部、住建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设专章鼓励分时租赁发展,即共享汽车发展,要求充分认识发展分时租赁的作用、科学确定分时租赁发展定位、提升线上线下服务能力、建立健全配套政策措施。
近年来,以共享经济之名,闯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新事物越来越多,普及速度也越来越快,似乎只要沾上“共享”的边儿,就能立刻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然而,相对于共享单车的迅速崛起,共享汽车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布局少还车难、缺少门店服务、身份易被借用、违章记分停运等难题,是当前共享汽车市场尚未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换句话来说,即便给传统汽车租赁套上了共享的外衣,但汽车租赁这个“里子”,终究还是少不了成熟的运维服务体系来支撑。
而此次《指导意见》的出台,不仅明确了共享汽车的定位,将边界划分清楚,并对车辆保险、检测、日常维护、承租人身份查验等安全风险设置了防火墙。随着政策对风险的“筑底”,共享汽车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1 配套待完善
90后的杜宇,热衷于尝试新鲜事物。“共享汽车一进西安,我就下载了APP,使用了好几回。”对于使用过程中不方便的地方,杜宇说:“我家在北郊,那边没有设置还车点,如果要上下班开,就太不划算了,只能平时外出办事用用。除了停车网点比较少,取车停车有些麻烦外,新能源汽车还得考虑充电问题,万一把你搁半路上了呢?”
8月17日上午,在安西街南口中铁第壹国际的共享汽车停车点,记者看到一共停靠了13辆共享汽车,均为新能源汽车。此时刚好遇到两位用户在还车,经询问,他们都是附近的住户,因为好奇首次来体验。“开到火车站送人再回来,一共不到20元,还是比较划算的。就是车里面比较脏,前面有烟头、后座位上有脚印,这一下就让人感觉不舒服。”39岁的闫先生对记者说。
作为最早入驻西安,也是目前使用率较高的共享汽车平台,Gofun出行已经在西安布局约90个网点,投放近千辆车,在高新区、南门、曲江等商圈都有覆盖,车位也主要分布在人流密集和用户集中的地区,数量多达1500个。相关责任人表示,未来Gofun出行将通过安全、合规的支付结算服务,确保用户押金和资金安全,积极探索信用模式代替押金管理,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健全配套体系。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共享汽车仍然存在很多使用不便的地方。网点太少、还车距离远,用户甚至需要打车或使用共享单车才能到达目的地。此外,违章、丢车、坏账等,也是用户投诉比较多的问题。
“和网约车、出租车相比,共享汽车的使用率还是比较低。租车行业并非是大众需求,在大交通体系的定位中,本身就处于一个夹缝领域,相对于发达的公交和地铁,整个汽车租赁业的客户需求不足。”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姚志刚表示,只有网点布局达到一定密度,才能为用户带来便利,便利了才能带来稳定的客户群体。在出租车、专车、租车公司已各占一定市场份额的情况下,共享汽车的市场本身就很小。对于共享汽车发展来说,后期的配套服务一定要跟得上,如果仅仅依靠政府来解决网点布局、停车位和充电桩设置等问题,很难快速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