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找不到这种药,孩子只能用国外替代药品,近6000元一支的价格将使更多家庭陷入困局,甚至放弃治疗”。8月4日,广东一位父亲在网上发布“求药帖”,他两岁半的女儿患肾母细胞瘤,急需放线菌素D救命。
当晚,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专家万希润也发长微博《紧急:放线菌素D断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陷入困境》,万希润表示,医院数十位患者已无药可用。记者发现,从今年7月起,不断有来自福建、郑州、河北、上海等地的网友发帖求药。
放线菌素D是什么?小众的肿瘤化疗药物
“放线菌素D是一种比较小众的肿瘤化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儿童常见的恶性实体瘤,如肾母细胞瘤等,疗效比较确切。”近日,武汉市儿童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李爽告诉记者,该药对孩子副作用相对较小。
记者采访得知,该药不仅治疗儿童肿瘤,对妇科的滋养细胞肿瘤等疗效确切,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部分实体肿瘤诊疗指南中,放线菌素D被列入首选化疗方案。
万希润介绍,除了疗效突出,更重要的是,该药的价格便宜,1支不到20元,患者每天只需使用两支,每个疗程用量不会超过12支。
为何会全国断货?药品价格低,使用量少
万希润说,此次放线菌素D断货,是因生产厂家浙江海正药业有限公司“企业重组后生产线调整尚需工艺验证等”而暂停生产,致全国断货。
记者采访发现,由于“销量不好,且原料成本过高”,目前生产放线菌素D的企业仅剩海正辉瑞一家。海正辉瑞透露,目前正优先安排生产放线菌素D产品,力争9月下旬恢复供应。
目前,药价已经放开,为应对生产成本高,厂家为什么不提价呢?原来,“放线菌素D”属于医保报销的药品,不能随意涨价。解放军161医院肿瘤科主任王志刚说,由于病例的罕见性,放线菌素D临床用量少。“药品价格低,使用量少,厂商没有利润,哪来的生产积极性;医院通常也不愿大量进货,以免用量太小造成过期失效。”
>>数据
每年有几十种廉价药消失
2010年,一份对12个城市42家三甲医院临床用药的调查显示,大医院廉价药短缺情况严重,短缺药品数量达342种。
中国医药企业家协会会长于明德表示,廉价药品正以每年几十种的速度消失。
为解决“救命药”短缺问题,多位专家认为,应建立短缺药数据库,并建立起廉价特效药的储备制度,对于临床必需的廉价特效药品,由政府指定一家药厂生产,在资金、政策优惠等方面给予该厂家“绿色通道”,调动生产积极性,通过政策扶持保证廉价特效药品的稳定供应。 据《长江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