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昨日宣布,即日起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中间价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人民币中间价昨日大幅下调逾1000点,创历史最大降幅。昨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2298,创2013年4月25日以来新低;上日中间价报6.1162,收报6.2097。
央行昨日早些时候在解读7月信贷数据时表示:“当前,我国已高度融入全球经济,近期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对美元普遍有所贬值,而人民币保持坚挺,这给我国出口带来了一定压力。”
为何是这个时候贬值
中信建投黄文涛、郑凌怡认为,人民币要持续维持兑美元的稳定难度较大,且成本也偏高。选择适当的贬值也是符合国家利益的。并且,从目前的时间窗口来看,昨日公布的7月M2同比增长13.3%,且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8万亿,暂时不提结构,至少从总量看,数据是非常可观的;近几个交易日股市也出现了较为理想的持续反弹,从表面来看当下还是较为繁荣的。而如果继续往后推迟贬值的时间,则一是可能届时股市走入熊途,二是经济金融数据存在较差的可能,三是9月美联储加息是大概率事件。所以,当下贬值的风险相对较小。
A股冷对人民币贬值
人民币大幅贬值后,昨日沪指围绕前收盘点位附近震荡,未有明显反应。国金证券分析师黄岑栋指出,人民币贬值对出口提振或有限,中期需关注后续的资金流出压力能否减轻。人民币贬值理论上利好家具、服装类上市公司的出口,中国出口下滑不仅仅是汇率问题,更多是因为人力成本上升的原因。A股市场目前的焦点在国企改革,人民币贬值对股市整体影响预计不大。维持沪指核心波动区间3600-4200点的看法。
股票价格面临重估
国泰君安期货公司外汇研究员王洋昨日就人民币贬值发表看法。王洋认为,国内利率也面临被动抬升的风险,国内股市、债券等资产价格面临重估;此外,资金流出配合人民币贬值,国内基础货币造血机制失效,央行全面降准箭在弦上。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迈进“市场化”,会导致境内外利率平价关系逐渐建立,在美欧等国利率上行的情况下,中国国内利率也面临被动抬升的风险,国内股市、债券等资产价格面临重估;人民币贬值总体而言利空股市:一方面人民币贬值导致国内资产吸引力下降,另一方面贬值或加剧资金流出,导致流动性被动收紧。
人民币还会继续贬值吗
对于此次贬值之后,人民币是否会继续贬值,目前市场看法不一。招商银行同业金融总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在最新评论中指出,在岸人民币将迎来新一轮持续贬值,幅度可能在5%以上。但人民币贬值料受到中国央行的密切关注和调控,预计不会出现断崖式暴跌或无序贬值。
国泰君安任泽平认为,此次人民币贬值1.86%,修正高估部分,而非竞争性贬值。未来人民币仍存3%贬值空间,不过,中金公司债券团队认为,预计本次贬值是一次性而非渐进性,因为渐进性贬值和渐进性升值一样都容易引发套利,增加汇率管理成本。
华创证券宏观团队也认为,央行不会连续急剧地引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贬。如果将昨日人民币对美元的主动贬值理解为一次压力测试的话,央行不可能不担心人民币贬值与贬值预期之间的相互强化。央行也在声明中指出,“市场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与磨合”,
海通证券姜超、顾潇啸则表示,未来人民币中间价能否真正市场化,以及未来贬值是否持续尚需观察。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央行修改人民币报价,不会出现趋势性贬值。马骏指出,昨日中国人民银行修改了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这是一个技术层面的变化,主要目的是解决过去一段时间中间价与市场汇率持续偏离的问题。此项改革有利于提高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及其基准性。昨日的中间价与前日的中间价相比,出现近2%的贬值,主要原因是昨日中间价与前日收盘价之间的差价大幅收窄。这是由于此次完善报价所带来的一次性的调整,不应该被解读为人民币将出现趋势性贬值。
贬值之后有降准但降息可能性降低
人民币贬值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光大证券认为,外汇占款发放有可能因而减少,从而加大国内基础货币投放的压力。央行加大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决定程度,意味着央行对人民币汇率行政管控能力的下降。未来为了抑制人民币汇率的过快贬值,央行只能在外汇市场中买入人民币。这意味着外汇占款将在目前较低的水平上进一步减少。相应的,央行在国内金融市场需要投放更多基础货币来加以对冲。降准的概率因而加大。
招商银行刘东亮也认为,前期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了对冲人民币贬值带来的资本外流压力,预期央行进一步降准不远。海通证券则强调,人民币贬值有助于缓解出口压力,但贬值可能加剧资本流出,冲击国内流动性,或使得国内利率下行受阻。国泰君安任泽平也认为,考虑到贬值和降息对稳增长的替代性,此次贬值将缓解货政压力。即降息的可能性降低。维持三季度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定向工具或公开市场操作来对冲流动性问题的判断。本报记者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