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201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有关部门将定期发布企业“红名单”和“黑名单”,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的不法分子。
中央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把食品安全作为衡量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对于发生严重质量问题的地方和单位,实行文明称号一票否决,用鲜明的评选导向维护食品安全。同时,建立褒扬诚信、惩戒失信机制,将通过新闻媒体定期向社会发布食品诚信企业“红名单”和失信企业“黑名单”,将制售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的不法分子告知于众,使之成为“过街老鼠”。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一个谣言丛生的领域,‘不信任’成了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主题。”果壳网首席执行官嵇晓华表示,比如“人造鸡蛋”的说法流传了多年,可是一个真的“假鸡蛋”都没见着;再比如“面包里有鞋底成分”、“喝奶粉导致性早熟”、“维生素C和海鲜一起吃会死人”等等,都被果壳网的“谣言粉碎机”粉碎。今天,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指导的科普移动终端应用软件“食事药闻”也正式上线。公众通过手机免费下载或者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安装。这一应用软件发布了食品安全新闻信息、科学解读、谣言破解等权威资讯。
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主任张勇10日说,食品产业是“良心产业”、“道德产业”。安全食品既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保障食品安全,必须拿起“德治”和“法治”这两大武器。
张勇称,要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健全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加快健全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完善诚信信息共享机制和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
同时,支持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调动多元主体维护食品安全的积极性,让不法分子无处藏身。据新华社、《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