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世虎 李俊 实习生 夏静怡
盛夏七月,雨后的桥河村,苍翠欲滴。行至大湾梁,花椒的清香扑鼻而来。爬到梁顶,一大片开阔的花椒园映入眼底,工人们正在忙着采收花椒。
桥河村属汉滨区关庙镇,常住有1300余人,2019年退出贫困村序列。在关庙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桥河村积极谋划绿色产业,通过成立合作社、引进外资、培育能人大户等方式,带动乡村经济振兴。
花椒园就是桥河村2018年通过引进安康市汉滨区富丰有限公司投资而建成。“今年种植面积已有300亩,能收干花椒4000斤,预计收入大约20万元。”花椒园负责人丁岩焕没有当“甩手掌柜”,仍然在地里亲手修剪打理。
迎面走来的王忠存,正挑着满满两筐刚剪下的花椒,前往烘烤厂。“早上挑了多少?”桥河村党支部书记左荣林打招呼。李贤忠半蹲放下筐子,擦了把汗说:“这是第15担了。”“给你们怎么开工资?”“要用工的时候,我们就来,每天在这里能收入80块。”
正在剪花椒的王忠存几乎被枝丫挡严实了。“我在这儿干了两年多了,自家的土地也流转过来,每亩给200块。一年在这干活,好一点能收入七、八千呢。” 说起这两年的收入,王忠存口齿清晰,中气十足。
虽是花椒园建成后的第一年采摘,但效益初见成效。按照“党支部+园区+贫困户”的模式,花椒园已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400亩。“用工都是附近的人,种植、采摘、施肥、烘烤,一年下来工人工资将近15万。如果常年都在这儿,一个人也能收入上万元。”丁岩焕对以后的发展很有信心,“我们计划扩大园区到1000亩,全面建成后大约可带动30户90人增收。”
因地制宜,让产业旺起来,让农民富起来。正在建设中的桥河茶果生态观光现代农业园区,为桥河村和关庙镇的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在桥河林场,一株株茶树深深地扎根在60度的山坡上,这是上世纪70年代种植的老茶园,汉滨区德润天然富硒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的王彪正带领茶农们在修整,将建成标准化的示范茶园。不同于和农户逐个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德润公司直接与桥河村签订协议,把撂荒的3000亩林场土地全都承包下来。
从2018年年底开始筹建,虽然还没收益,但园区的带动效应却很明显。“在今年复工复产期间,开垦茶园最多一天用了将近200人,每天给开的工资平均都在100块以上,大部分都是桥河村的村民。”王彪说,从规划、测量、申请到修路、开垦,园区前前后后已经投入近500万元资金了。
标准化茶园只是示范园的一部分,德润公司负责人王璇有更大的打算,计划用5年时间,在桥河村建成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资源综合利用、经济效益显著、生态环境美好的具有关庙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旅游观光示范园。
如何发挥乡村优势,如何建成绿色产业链,使关庙镇和桥河村的农业、农村、农民都能链接在这条链条上,王璇提前作了很多准备。前期的规划、测量,先期垫资修筑产业路,多次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和省市农业专家现场勘探指导,每一个环节,德润公司都是按照科学规划和标准实施。
王璇算了一笔账,园区规划估算投资约3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年总销售收入约2800万元,纯利润能达到300万元左右。建设初期,带动农户40户160人就业,可增加农民人均纯年收入5000元以上。建设完成后,大约能带动全村100户300余人致富增收。
在克服各种困难下,通往园区的3.5公里道路已经打通,虽然还是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但周边的农户已经看到了希望:“你们快点修哦,园区建好了,路通了,游客多起来,我就可以开农家乐了。”
桥河村六组的李俊龙栽培食用菌,不仅自己脱贫了,住进了新房子,还带动乡亲一块致富,这两年成了关庙镇的名人。
走进李俊龙的香菇大棚, 一排排生长旺盛的香菇,都挤头探脑地向外疯长。“老李,这两天销售咋样?”来自汉滨区司法局的第一书记胡雪问道。“现在每天要送200多斤。”“每斤多钱?”“平均下来5块多。”正说着,李俊龙电话响起来了,又是要送香菇的。在驻村的两年里,胡雪切实感受到产业给农民带来的实惠。
谁曾想到2018年之前,李俊龙还是贫困户,住着漏雨的土房。前些年自己尝试栽培过,由于技术资金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失败,不服输的他又外出学习5年,回来后继续坚持,总结先前的经验教训,终于把食用菌做得风生水起。
目前李俊龙已建成香菇、平菇大棚15个,约4万袋,一年下来总收入大约二三十万元。平时大棚里有两三个村民固定长期干活,到了旺季,最多用工人数达到十几个。有了产业带动,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每年发放工人工资就有4万多元。
“农民嘛,就是靠山吃山,但不能抓住过去那一套不放。掌握一项技能,才能对得起土地对得起自己。通过这几年学习摸索,食用菌可以交叉利用资源,变废为宝,特别适合我们干。”李俊龙计划着还要买一辆新车,方便运输。
云层散去,阳光倾洒在桥河村的沟沟峁峁,天蓝山青水潺潺。“各村依据实际,发展适合自己的绿色产业,使得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关庙镇党委副书记周延科表示,“产业的不断完善壮大,必将在决胜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