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世虎 实习记者 马娟
乡村振兴路先行。近年来,镇坪县坚持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为目标,深入实施道路交通品质提升工程,持续优化交通网络建设,农村公路逐步实现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向“好”的蜕变。
修的是路,暖的是心。镇坪全县公路总里程621.3公里,其中农村公路499.33公里,公路密度41.34公里/百平方公里。密如织网的乡村公路,不仅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题,还成为“脱贫路”、“致富路”、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连心路”。
“咱们脚下这条路是去年修好的,以前是砂石路,现在是油路,老年人出行更安全,车辆运输也安全、快捷。”
张富强说的这条路是从他家门口经过的大华路,这条公路去年10月份竣工,沿途穿过钟宝镇和华坪镇6个村,全长15公里。这条路的建成,标志着镇坪县在全市率先实现了镇镇通三级以上公路。
公路是实现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镇坪县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县域经济“血脉”。发展产业,旅游带动,实现5626户15097人贫困人口稳定增收,为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曙双路是前往3A级景区飞渡峡·黄安坝的唯一通道,对镇坪县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起到了极大的助推作用。路修好了,前来的游客就源源不断。” 镇坪县曙河生态旅游经济示范区工作人员王安林谈到这里眉开眼笑。
不仅如此,由于“致富之道”的通畅,当地的农产品也得以运送出去。
“大华路是通往我县中药材名镇——华坪镇的一条县乡公路,大量的中药材、农产品通过这条路输送到外界,带动了全镇的经济发展,为当地群众增产增收。” 镇坪县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黄桦说。
2019年镇坪旅游人数达到100万余人次,农家乐增加了20余家,带动了当地产品的外销,户均增收达到5000元以上。
村路通到家门口,农民走上“幸福路”。“十三五”以来,镇坪县相继修筑大华路、曙双路2条三级公路26公里,完成竹叶路、鄂双路等重点建设项目,农村危桥改造25座,实现通村公路“油返砂”建设65.2公里。实现全县100%的镇和100%的建制村通油路或水泥路,农村客运和物流城乡一体化服务体系基本实现。
“我经常坐车从桃园到县城,以前坐出租车10块钱,现在花上7块钱在家门口坐班车, 40分钟就能到县城,方便又实惠。” 桃园姑娘周树梅说。
正如周树梅所说,现在的镇坪形成了“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城乡交通运输网络。乡镇通班车率达到100%,建制村和自然村通班车率达到100%,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行率达到71%以上。
据镇坪县兴隆公路客运有限公司的副经理李兵介绍,他们公司现有城乡公交客运客车49辆,其中新能源公交25辆,开通了14条城乡公交线路,其中开通客运线路3条,日平均发车达到90班次以上,覆盖了全县7镇58个行政村,通村率达到了百分之百,方便了广大群众出行。
“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物可畅其流、人可达八方”已然成为现实。
路通了,车快了,可是公路的养护又将如何进行?
“我们严格落实农村公路精细化养护,提高农村公路管理水平,为‘山水风光好,家园美如画’的美丽镇坪,当好交通先行官。” 镇坪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李宗健说。
常态保畅通,多管齐下抓养护。镇坪县因地制宜创新推出“交通+公路养护”、“交通+公路建设”脱贫模式,吸纳沿线贫困户就近上岗。
同时,通过组建农村公路养护公司,推行“以养护公司为主体,多种养护形式并举”的农村公路复合型养护模式。并为全县398.95公里农村公路购买保险,年保费53.5万元,拓宽了农村公路修复资金渠道,提升了农村公路抗灾抢修能力,使全县农村公路养管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机械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
“我们把曙双路划分为若干段,让沿线居住的贫困户来养护,从而带动贫困户增收。”镇坪县兴安公路工程养护有限责任公司养护经理周超说。
据周超介绍,镇坪下连雨时容易塌方。“大规模塌方公司就调动机械来清理,小规模的就人工清理。今年9月份,山体滑坡四五百方,我们及时排了2台铲车临时抢通便道,然后安排了4人排除道路上方危险,再用挖机清理干净。”
镇坪县在公路养护工作上,解决贫困户就业的同时提升道路质量,优化路域环境,打造“畅、安、舒、美”的通道,一举多得。
“我很乐意把路养护好,日常就是清垃圾、除杂草、扫路面、保持路面的整洁,每个月收入1500元。我家离这儿近,既能赚到钱,还可以照顾家里。”养护工人郭学灯真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