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原创
郭老“不老”
——访《汉滨歇后语》《汉滨农谚》作者郭华正
2019-04-09  来源:本站原创

记者 牟庆红 实习记者 杨一 yGR安康新闻网

初见郭华正老人,因为患病导致双手不停地抖动,他笑着向我走来,满头银发却掩盖不了老人一身的“精气神”。 3月18日,郭老迎来了自己八十大寿,头发苍白的他患有帕金森症,但仍然步伐稳健,虽年至耄耋,但在我看来,郭老着实“不老”。yGR安康新闻网

yGR安康新闻网

他的家在一楼,春日阳光把屋里晒的暖暖,两面墙的万卷藏书让人一进门就觉得徜徉于典籍的海洋。郭老缓缓坐在靠窗的凳子上,用一只手用力按住强烈抖动的另一只手,娓娓道来。yGR安康新闻网

勤勉教书育后人 yGR安康新闻网

21岁,郭华正正值风华正茂,为了实现上大学的梦想,安师毕业后的他主动申请下基层锻炼。那时的郭华正住在五里镇,被分配到叶坪的学校任教。叶坪地处秦岭南麓腹地,沟壑纵横,道路崎岖,一个人要背干粮翻山越岭,郭老回忆到:“从家到学校特别不容易,冬天起码要四五天才能走到,夏天则大约要三天时间,路上人烟稀少,还会经常遇到蛇,好多老师和学生因为条件艰苦都放弃了这里。”yGR安康新闻网

yGR安康新闻网

就这样坚持了许多年,由于那个年代上学读书的人很少,多数家庭供不起孩子念书,也没有让孩子念书的打算,学校里的学生总是少到可怜。有一年夏天,郭老送学生返家,路上一边是随时可能落石的山体,一边是悬崖峭壁,路途遥远,经常不注意的时候还会有蛇从脚背上“蹿”过,好不容易把孩子送到,他又利用在学生家歇脚的时间,和家长进行沟通,希望孩子可以坚持上学,不要放弃读书。也许是家长深受感动,便同意了孩子继续就读。说到这里,他脸上泛起了自豪的笑意,他说只要是自己班的学生,升学率就很高。也许正是因为他的坚守,如今桃李满天下,就算是几十年后,他的学生依然与郭老保持着联系。yGR安康新闻网

yGR安康新闻网

当时的叶坪小学条件分外艰苦,教师业余生活十分单调,许多人休息时便聚在一起聊聊天、洗洗衣服,几个单身男青年便信口编出几句顺溜的话,“自己洗、自己浆,手拿棒槌泪汪汪”来博得他人一笑。也许,从那时的玩笑话开始,便为日后郭老编书打下了基础。yGR安康新闻网

扎根基层为群众yGR安康新闻网

多年后,因为工作细致,文笔突出,他从教师岗位转到了叶坪行政岗,从教书育人转型行政岗位,这让当年一身“书生气”的郭老显得不那么从容,他觉得开展群众工作和教育学生完全不是一个路数,要走进田间地头,走到群众中间去,要从了解他们的生活生产习惯以及沟通方式开始。yGR安康新闻网

yGR安康新闻网

郭老说:“我去村里,首先学习当地方言,要最纯正的那种,这样才可以与当地人打成一片,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74年自己担任叶坪区委组织宣传组干事,下村住过千脚落地窝棚,吃的洋芋,烤的疙瘩火,睡的烂羊皮,盖得油渣被,偶尔能吃上一碗酸浆粑,还是变了味儿的。后来跟着当地群众学会了推手磨,同吃同住同劳动 ,也习得了一嘴“土话”,直到现在郭老说话还保持着当时的方言味道。“不信神,不信鬼,好日子全凭胳膊腿”, “千可靠,万可靠,自力更生最可靠”,“早雨暗砍柴,暗雨打草鞋”郭老一顺嘴就是几句,用方言说起来朗朗上口。yGR安康新闻网

yGR安康新闻网

弹指一挥间,在叶坪一呆就是十八年,郭老激动地站了起来,大声说到:“叶坪留下了我的青春,十八年的宝贵青春。”后来,根据政策,郭老从叶坪被调到到县教育局(汉滨区教体局),并在44岁那年完成自己的大学梦。yGR安康新闻网

呕心沥血汇真章yGR安康新闻网

2019年,《汉滨歇后语》《汉滨农谚》相继面世,郭华正这三个字被再一次以铅字的形式被记载下来。汉滨区文化馆馆长蒋典军说:“我们想把根留住,出了一系列汉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作者都是老一辈文化人,他们不收分文,自愿为文化事业奉献,郭老亦是如此。”正是这种无私,也同时感染了蒋馆长,文化馆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条件下,坚持出完20本非遗丛书。yGR安康新闻网

yGR安康新闻网

四年前是蒋馆长第一次带着出书的想法找到郭老,因为经费拮据,很不好意思开口,可他没想到的是郭老很爽快地答应了,并很快开始创作。蒋馆长回忆到,那个时候郭老身体已经不是很好了,由于帕金森综合症,口齿不是很利落,写东西的时候无法控制手臂,总要一只手使劲按住另外一只手,才能很艰难地创作。让蒋馆长心酸的是,郭老为自己搜集来了近40年的资料,几乎都是破碎的纸片,有烟盒纸,也有小学生用的发黄的生字本纸张,郭老就是从这些单单片片上勾起从前的回忆。更让蒋馆长歉疚的是郭老不会使用电脑打字,全得手写,在他病情逐渐加重的情况下,有时半夜时分还会起来修改校对,大概校对了五次才最终出稿,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yGR安康新闻网

yGR安康新闻网

非遗保护与传承本是不容易的事,郭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致力奉献,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也许,在历史的洪流中,郭老只是千千万万为文化事业前仆后继的奋斗者中的一员,只是浩浩汤汤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匆忙一瞥,但这一瞥足够惊艳,在我们的记忆里,耄耋郭老,您永远“不老”。yGR安康新闻网

yGR安康新闻网

(责编: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