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部门
绘就匠心与奋进的时代画卷——安康市能工巧匠群像扫描
2025-04-28  来源:本站原创

记者 周健vKd安康新闻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工匠精神”写入党的施政纲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在秦巴山区的安康,一批扎根平凡岗位的劳动者,以千锤百炼的执着、追求极致的匠心,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答卷。近日,记者走进这片热土,探寻工匠精神的时代脉动。vKd安康新闻网

匠心守护万家灯火:电力系统的“手术专家”vKd安康新闻网

走进国家能源集团安康水力发电厂,继电保护班的操作台上,53岁的连杰正手持图纸,指导青年技术员调试设备。vKd安康新闻网

“继电保护系统是电力系统的‘免疫系统’,我们就是给电网动手术的‘医生’。”这位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的话语中透着特有的严谨。vKd安康新闻网

1992年从西安电力学校毕业进入安康水电厂,连杰的职业生涯始终与继电保护系统紧密相连。在直径仅0.5毫米的继电器接点间,他练就了“火眼金睛”:通过声音就能判断设备异常,借助示波器波形便能锁定故障区间。2017年电厂进行智能化改造,面对进口设备技术壁垒,他带领团队连续奋战三个月,建立全站设备三维数字模型,自主编写检修规程12万字,使设备检修效率提升40%。vKd安康新闻网

“师父有个‘百宝箱’,里面装着32年来处理过的368例故障分析。”徒弟张浩展示着连杰手写的技术笔记,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标注着不同颜色记号。正是这些积累,让连杰团队研发的《水电机组二次回路智能检测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每年为企业节约检修成本200余万元。vKd安康新闻网

在连杰办公室墙上,“三零”工作法格外醒目——设备零缺陷、操作零失误、安全零事故。32年间,他主持完成技术改造项目67项,消除重大隐患12起,培养出高级技师8人、技术骨干23人。2023年汉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水,他带领团队三天三夜驻守厂房,确保机组安全运行,为下游防汛削峰赢得宝贵时间。“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我们产业工人的价值。”连杰说。vKd安康新闻网

从厨师到烹饪培训师:让安康美食走向全国vKd安康新闻网

把安康美食推广到全国乃至世界,让更多人认识安康,爱上陕菜,是毛朝军始终追求的目标。vKd安康新闻网

1992年,16岁的毛朝军只身到汉中学习烹饪技术,博大精深的陕菜文化在他心中扎下了根。1996年,一次偶然的机遇,让他从一名厨师成为指导烹饪技艺的职业技能培训教师。vKd安康新闻网

“当厨师时,只要把菜做好就可以了。身为一名老师,我不但要把菜做好,还要把其中的故事、道理和操作诀窍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为传承发展大美陕菜,培养造就更多更好的烹饪人才。”毛朝军说。vKd安康新闻网

他整合安康民间土菜和现代菜式,首创“安康富硒宴”,带领团队结合陕南药膳、富硒菜肴等地方特色研发了100余道菜品,将安康八大件、紫阳蒸盆子、白河三点水和岚皋吊罐肉等特色菜品打造为陕南菜代表。vKd安康新闻网

从教30年来,毛朝军和团队累计培养了中式烹饪、中式面点专业毕业学员3万余名,先后走进78乡镇开展送技上门,整理安康美食记忆136项。他也先后荣获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中式烹调师)领办人、全国技术能手、陕西省首席技师、安康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称号。2024年,他荣获安康市“劳模工匠年度人物”荣誉称号。vKd安康新闻网

行走在大山的女茶人:让10万茶农依靠科技致富vKd安康新闻网

4月的紫阳,茶山清脆,茶香沁鼻。被茶农亲切称为“竹竿姐姐”的邱红英,一大早就走进茶山,和茶农一道采摘鲜叶,继续研究茶叶口感的改进。vKd安康新闻网

1989年邱红英从安康农校茶叶专业毕业分配到紫阳县茶研所工作,30多年来她立足茶叶生产一线搞科研,采用40—50厘米的重修剪代替了惯行的离地砍,使老茶园丰产期加长,丰产效果明显。她改革紫阳毛尖茶生产工艺,由传统的茶叶烘青型改为烘炒型,提高了茶叶的香气和口感。研制出新名茶“紫阳银针”,并获得地区科技成果鉴定,目前已经成为紫阳富硒茶中的知名品牌。vKd安康新闻网

“作为科研人员,就是要站在群众的角度,指导帮助他们增收致富。”邱红英说。30多年来,她主持改革的大装茶生产工艺,由“烘—滚—滚”改进为“烘—烘—滚”,不仅节省了工作时间,还明显减少了成品茶的碎末,充分保持茶叶外形的完整,提高了高等级茶的产出率。她改进的茶园施肥技术,使春茶及早获得肥料养分,发芽早、齐壮,让高档茶增产明显。她的“一根竹竿搞定茶园管理”技术,被许多农民接受,并被其他县推广使用,她也因此获得“竹竿姐姐”的外号。她编写的《紫阳毛尖知识手册》作为紫阳县党校和紫阳县工会地方产业培训教材,从根本上提升了紫阳茶的品质,对紫阳茶叶产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脱胎换骨”作用,让10万多名茶农依靠科技增收致富。vKd安康新闻网

女性焊接大师:焊花里的璀璨人生vKd安康新闻网

穿上工服,她是辛勤奉献的“巾帼焊匠”;换上正装,她是精益求精的焊接技术实训基地教师。凭借扎实的焊工本领,她填补了焊接领域多项技术空白,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她就是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赵小燕,曾先后被授予三秦工匠、全国“热爱企业优秀员工”、第十三届“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金州工匠等荣誉称号。vKd安康新闻网

“刚到工厂并没有师傅带,大家都觉得我不适合这个行业,但我就想学电焊,不仅利用空余时间自学,下班也在坚持练习焊接技术,逐渐得到了周围人的认可。”就这样,赵小燕和这项技术紧紧焊接在一起,从一个农村姑娘,变成了技术骨干。vKd安康新闻网

25年来,她带领团队自主研发、攻坚克难,成功实现了多种高要求设备焊接,并创造了多项焊接方面的实用新型国家专利,培训了1500余名特种作业人员。vKd安康新闻网

“我自己的荣誉和经历可以对学生产生言传身教的影响,国家培养了我们,我也要把这些精神传承下去。”赵小燕严格要求自己,时刻发挥模范作用,以身作则挺在教育前沿,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学生。“我将弘扬工匠精神,利用自己在钢梁焊接领域的专长,围绕施工技术难点和热点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以‘赵小燕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平台,推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科研推广,培养更多优秀青年人才,为推动安康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更多贡献。”vKd安康新闻网

千帆竞发显风流 在安康这片沃土上,工匠精神正绽放出璀璨光芒 ——高级酿酒师邹武康,扎根泸康集团酿酒车间一线近40年,在工作中总是严以律己、兢兢业业、练就过硬酿酒工艺技能,成为行业的能工巧匠;家政师王荣荣创立“空间美学+”服务体系,带动500余名妇女居家就业,服务标准写入行业白皮书;影像技师朱亚楠研发的低剂量CT扫描方案,使患者辐射暴露降低70%……“这些能工巧匠,是新时代最闪亮的星。”安康市总工会负责人表示,将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搭建更多建功立业平台,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蔚然成风。 秦巴巍巍,汉水汤汤。当工匠精神遇见乡村振兴、遇见科技创新、遇见产业变革,这片土地正书写着“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壮美篇章。 vKd安康新闻网

责编:殷婷|一审:许安|二审:田丕
终审: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