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部门
杨华:驻进老百姓心里
从脱贫攻坚工作队长到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十年磨一剑
2023-05-07  来源:本站原创

通讯员 杨志贵6Mz安康新闻网

说起杨华,在紫阳蒿坪王家河村,在安康恒口恒大村,在老百姓心里,这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不怕吃苦、不知疲劳的老实人、勤快人、大忙人……6Mz安康新闻网

时间回到2015年,杨华担任安康市人社局驻紫阳蒿坪镇王家河村脱贫攻坚工作队长。他集脱贫攻坚前沿阵地指挥员和战斗员于一身,率先垂范进村入户、深入一线攻坚访贫问苦,由他执笔起草制订的《王家河村脱贫规划》《结对帮扶联心卡》《市人社局扶贫工作日志》等采取"挂图作战"的方式一一展现在前沿阵地"王家河村脱贫攻坚作战室"。2016年12月,王家河村作为安康全市首批脱贫摘帽村顺利通过市脱贫攻坚三方评估、考核和验收。市人社局包联的精准脱贫摘帽村帮扶群众成效满意率、帮扶干部知晓率达到两个第一。在陕西省脱贫攻坚经验交流会上,市人社局作为全省市直单位和人社系统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了脱贫摘帽的"人社模式",成为促进全省部门脱贫攻坚和指导人社工作的成功典范。6Mz安康新闻网

乡村振兴战役打响后,为了顺利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市人社局精挑细选,最终决定派杨华到新增加的安康恒口示范区恒大村任第一书记。他坚持做到人在恒大村、情系包联户、心驻乡亲们,到任第一天,立即和队员罗华玖走村串户,对所有农户,特别是老人户、大病户、重残户、受灾户、无(丧失)劳动力户等特殊群体开展定期排查并动态管理,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对"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出现的隐患户及时研判纳入"三类人群",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原则查漏补缺,开对"方子"对"症"下"药"降低"风险点"。对单一风险一户一策,风险较为复杂的一户一政策加综合施策,综合运用危改、搬迁、产业奖补、就业培训、医疗健康和教育帮扶等系列政策。针对有劳动能力的,实施精准化帮扶,强化产业引导和就业服务;无劳动能力的,落实兜底保障,确保基本生活保障;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或家庭重大变故的,实行"一事一议"重点解决,确保动态清零。6Mz安康新闻网

乡村振兴,重点是防返贫。当他了解到已经脱贫摘帽的村组和家庭、搬进新居的脱贫户,特别是"三类户"仍然在贫困圈的边缘线上摇摆不定,杨华与队员罗华玖哥俩,把"三类人员"装进脑里、记在心上,千方百计为村民解难事、办实事。从脱贫户的柴米油盐到留守儿童的上学看病,都是他们时刻关心、日夜操劳的大事,哪里有病苦、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成为"驻"进乡亲们心里的贴心人和特殊人群的"守护神"。6Mz安康新闻网

乡村振兴,关键在育人才。通过走访,杨华了解到村里新生代青壮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创业,留在农村家里的基本是老人、妇女、儿童"两多一少三留守"人员,"三农"发展缺乏有文化、有技术、有头脑和懂农业、爱农村、当农民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乡村振兴缺乏人才后劲和内生动力。恒大村虽然和全国一道如期脱贫摘帽,但刚刚起步的农村特色主导产业发展从种、产、加、销等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一系列大量细致的工作。为确保特色主导产业持续、稳步、健康发展,从两园配套设施建设和管理到病虫害防治,从争取项目资金到产品的市场销售,第一书记杨华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上两委一班人拧成一股绳,组成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成为特色产业发展的主心骨和老百姓致富奔小康的引路人。6Mz安康新闻网

走进恒口示范区恒大村,沿着宽敞平整的通村连组到户水泥路面,道路两旁清一色的灰墙红瓦乡村民宿伴随泥土的芳香,沉浸在浪漫的油菜花海,望着沉甸甸的拐枣林园,迎面金灿灿的黄花耀眼夺目,令人流连忘返。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经济林、摇钱树,叶间枝头结硕果;合作社、产业园、专业户,村民腰包鼓囊囊,美丽乡村农家乐、宜居宜业享安康。2022年恒大村经济总收入16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脱贫摘帽到2022年底人均增收5000多元,农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5800元,老百姓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指数不断增强提高。在省市新民风建设和乡村振兴等交叉检查中得到各级领导高度评价和乡亲们的交口称赞。恒大村两委连续四年分别荣获恒口示范区党工委先进党支部,安康市"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脱贫攻坚突出贡献奖""年度示范区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奖"等荣誉称号,受到中共安康市委、安康市政府的表彰奖励。6Mz安康新闻网

天道酬勤,在杨华的驻村日记首页工工整整地写着:"埋头苦干是第一, 熟能生出百巧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杨华在平凡的岗位上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华罗庚的七绝诗,谱写出不平凡的绚丽人生。 6Mz安康新闻网

(责编:徐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