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胡珈瑜
平利县位于陕西东南部,作为陕西名茶大县之一,其产茶历史悠久,因其优越的气候、远离工业污染的地理环境和精湛的制作工艺,使得“女娲云雾”、“女娲银峰”系列绿茶品质优良,深受海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平利县依托丰富的绿色资源和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将茶业确立为全县率先突破的主导产业。
自三月初开始,国网平利县供电公司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活动,进一步细化网格化管理,将服务责任落实到个人,为茶企、茶厂、茶农的供电线路和用电设备进行全面巡视检查,第一时间掌握茶机运行情况,制定完善的保电方案,切实解决茶企实际用电困难,为茶叶加工制作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
增容改造保供电 助春茶生产无忧
随着制茶厂以电制茶模式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原来的供电线路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用电需求,急需进行线路改造升级,提高供电负荷承载力,保证供电质量。今年来,为确保大量茶业生产设备投入使用,为茶企加工生产提供稳定充足的电力保障。国网平利县供电公司先后为大贵镇、广佛镇、长安镇进行增容作业,共增容变压器5台,共计1000千伏安,全面改善电网结构,提高供电能力,有效地解决了各镇制茶高峰期供电不足的问题,极大地满足了当地茶农茶企的用电需求,惠及当地茶农400余户。电力增容后,对提高产茶量、茶叶品质和百姓增收均带来了显著的成效。增容前,用电高峰期间,8台理条机只能同时启动3台,现在全天均可全部启动运行,保障了茶厂新生产线的用电需求,确保茶叶加工在高峰时段用电无忧。
用电检查进茶厂 制茶供电保安全
为确保茶企制茶可靠用电,结合国网公司春检春查专项行动,国网平利县供电公司主动组织各供电所电力志愿服务队进深山、进茶厂,深入茶企开展用电检查工作,为制茶线路以及设备“把脉问诊”,组织走访茶农茶企20余家,全面了解生产用电情况,部分茶农忙于生产,忽视了安全用电,存在线路乱搭、操作刀闸外盖破损、用电设备老化等现象。保电人员主动上门服务,对加工厂的用电线路、刀闸、接头等逐一进行检查,对厂区用电设备进行巡视检查测温,排查用电安全隐患20余处,同时向茶农讲解安全用电知识,指导他们安全科学用电,确保茶农生产加工用电无忧。下一步,该公司将持续做好茶季“电管家”电力服务工作,确保以充足可靠的电力为春茶生产用电及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落实柴改电项目 助推双碳发展
国网平利县供电公司在省市公司的带领下,紧跟时代步伐,依托地域优势制定县域电力发展规划,多措并举加速实现“碳中和”。10年前,平利县90%的茶企采用柴、煤炒茶和传统的手工制茶,如今,随着全县电网升级改造和电力充足可靠供应,全县200余家茶企都采用半电式和全电式机械智能化制茶。近几年,依托市场茶企所需,平利公司加快推动“柴改电”项目落实,针对县域小型茶企都是采用烧柴加工制茶,公司为小型茶企“量身定做”,打造了“柴改电”项目。为保证项目取得实效,公司相关部门先后前往对制茶企业的用电需求和后续用电情况展开实地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大力宣传“柴改电”,茶叶加工用户新增3户,“柴改电”项目11户,针对潜在的6个客户,积极与当地政府进行现场沟通、协调线路改造建设和用电问题,推动“柴改电”项目落地见效。
以茶为媒促发展 为乡村振兴赋能
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到蒋家坪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在蒋家坪凤凰茶山察看了春茶长势,同茶农们亲切交谈。总书记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希望乡亲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脱贫奔小康。国网平利县供电公司始终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把做好春茶生产保电服务作为重点工作,根据茶企生产种类的不同制作特点,“量身定制”供电方案,建立茶企、茶农微信群,实现抢修信息实时共享,缩短用电流程办理时限,推行线上线下同步业扩服务,发挥“电小二”精神,及时解决茶企、茶农的用电之忧,使茶产业作为平利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发展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用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为平利县绿色发展持续提供电力保障。
下一步,国网平利县供电公司将根据各镇茶企用电特点,强化对辖区内配电台区及线路巡视、检查,保证制茶电力充足,并组织志愿服务队对茶企用电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排查,提供24小时报修服务,确保第一时间为茶企、茶农排查用电故障,助推茶企扩能增产,为乡村振兴注入平电力量,实现平利制茶业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