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俊 陈楚珺 实习记者 安琛
随着刀刃向内的“放管服”改革在全国各地向纵深推进,安康在深化改革开放上下功夫,勇当创新发展先行者。在此过程中,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始终培育内生动力,提升工作质效,完成了从“被动审批”到“主动服务”的坚定转身。
“不管审批在其他部门是不是权力,到我们部门一定是服务。”在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数次业务会上,局长、党组书记刘福全反复强调。尤其是2021年以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持续创新开展审批服务工作,为审批体系打破梗阻,实现“血脉相通”,为安康的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落关键子,审批服务效能再提升
审批服务改革如何改?改革效果好不好?政策是否都落了地?“试卷”已经展开,评卷的笔自然握在办事群众和企业手中。
“以前开药店要填3次表格,交3次资料,跑3个部门,等待时间长。但这次我办理许可证在市政务大厅只填写了1张表格,交了1次资料,便拿到了3个许可证合在一起的《行业综合许可证》。”回忆起去年办证时的“新体验”,陕西百家惠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居尚分公司负责人甄美英还能还原出细节。而她只是我市开办企业便利度再改革、再提升后,诸多受益者之一。
2021年5月10日,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刘福全在政务中心企业开办专区,为陕西百家惠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居尚分公司颁发了全市首张《行业综合许可证》。这张《行业综合许可证》,意味着将一个行业经营涉及的多个行政许可事项由原来的分类分项办理优化为“一窗办理”,实现了“一单告知、一表申请、一标核准、一同踏勘、一证准营”。
“减材料、减流程,现在办理各项审批业务的时间自然都大大缩短,比如护士执业注册、医师执业注册、首次办理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许可、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都从承诺件变成即办件。”审批三科负责人贾涛补充道。
吹响争先突破“冲锋号”,打好开局起步“主动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还进一步发挥帮办代办队伍职能,为加快重大项目落地开工做出了有益探索。
2021年,陕西华融盈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拟出资在安康成立一家名为安康盈科生物研究院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急于办理好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与德国柏林大学签署相关合作协议,但经办人对业务办理流程不熟,材料准备困难较大。“我们了解企业需求后,主动上门服务,进行全程代办,帮助企业准备资料,协调相关科室分派专人指导资料填报,将原本法定承诺20个工作日发证的业务,加班加点,延时服务,在一天内帮助企业完成证照办理。”帮办代办科负责人罗娅妮回忆说。
2021年,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为市级重点产业开展帮办代办工作,建立市县(区)联动审批服务帮办代办体系。市县(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抽调23名业务骨干,实行“一对一”联系协调,帮助企业完善审批服务手续,促进项目加快落地见效。据罗娅妮介绍,目前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已对接发改委,着手准备今年重点产业项目实现全覆盖。
据统计,2021年市县(区)行政审批共开展帮办业务8208件,代办业务678件,协调督办108件,上门服务52件,电话咨询解答5023件;收集办不成事反映问题20件,全部协调解决。
出组合拳,市场主体发展有信心
2021年,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先进单位”称号,荣誉的背后是有力的数字支撑。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市累计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64699户,同比增长15.74%,居全省第三。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57034户,同比增长37.83%,增幅高于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平均增幅(15.47%),居全省第二。
作为开放兴市的践行者,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打出“组合拳”,统筹“全市通办”“全省通办”“跨省通办”等有力切口,让好政策落地生根,让办事企业在满满的改革获得感中行稳致远。
前不久,石泉县的邓先生刚刚体验了“全市通办”服务带来的便利。2021年11月,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发布《市级卫生健康类审批事项全市通办实施方案(试行)》。全市通办服务开通后,邓先生“足不出县”就将购买麻醉药品的相关手续全部办理完毕。“在这之前,购买麻醉药品的手续必须到安康市才能办理,既费时又费力,如果遇到资料不全等问题,可能还会跑多趟。”在强烈的对比面前,邓先生不吝称赞,成了“全市通办”业务的“义务宣传员”。
去年,家住平利县的袁女士准备在湖北省竹溪县开办一家广告分公司,在听说有“跨省通办”服务后,就来到平利县政务大厅进行咨询。最终,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申请,如愿享受到了两地“跨省通办”政务服务。“不用专门跑到竹溪一趟,在当地就能申请,营业执照还直接免费邮递到我家,真是没想到可以这么方便!”袁女士感慨说。
2021年以来,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打好“组合拳”,积极探索推进跨区域通办改革,全力满足企业群众异地办理需求,先后与湖北、浙江等省市开展跨省通办合作,实现78项高频事项异地办理;依托全省通办系统,按照就近申请、邮寄送达的方式,实现300项事项全省通办;推动市级卫生健康类审批事项下沉县(市、区)级办理,实现31项事项全市通办。
通过推进与企业发展、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跨区域通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破除制约市场主体发展的不合理壁垒,让改革创新的红利惠及更多的市场主体。
求新育新,从未如此迫切。2021年,我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5.7万户,市场主体累积达26.5万户,同比增长15.74%。市场主体三年、五年、十年存活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十年存活率居全省第一。
下先手棋,靠前服务赢得好口碑
“审批是职责,落脚点是服务。”在高质量处下锚,离不开新理念的加持。行走在安康,能深刻感受到“权利”变“服务”理念的落实、探索、创新,感受到汩汩涌动的改革获得感在不断增强。
近日,市12345热线有市民反映:西城阁附近有噪声污染。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立即组织专人前往现场查看,很快工作人员了解到,此处地下电缆故障导致附近的通讯铁塔需要使用发电机供电,而扰民噪音的来源正是发电机。只有尽快开挖道路修复地下电缆,居民才能免去噪音困扰。
“我们会同市政园林处和安文投公司现场优化了施工方案,技术审查意见出来后我们立即为工程施工办理了占用挖掘城市道路许可证,目前施工正在顺利进行中。”据审批四科负责人王飞介绍,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占用挖掘城市道路许可证法定办理时限是20个工作日,而本次业务办理只用了2天。
除了轻车熟路的业务,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工作人员往往还要敢为人先,经历“拓荒期”的考验。2021年以来,该局相关科室不断地总结、优化,梳理交通类划转事项特殊审查程序统计清单,率先衔接交通局印发了《安康市交通类集中审批与监管协调联动实施办法》,推行审批和监管事项清单化管理,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梳理交通类划转事项特殊审查程序统计清单,明确审批和监管的具体事项、责任主体、措施标准,不断规范审批和监管行为,并按照实施办法中规定的流程责任划分协作办理相关业务。
同时,在业务联办的基础上,为解决审批业务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及群众反馈的办事难点、痛点、堵点、疑点,多次提请分管领导带领科室人员与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座谈协商,形成具体措施,使审管联动流程细节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更加流畅、便于操作,解决办事群众实际困难。
“用心服务,认真负责”“高效为民,服务热情”“创新创优助营商,尽职尽责为企业”……在市政务大厅进门的墙上,挂满了办事企业和群众送来的锦旗。据了解,截至2021年8月底,市县(区)两级累计划转事项2343项,全面完成“应划尽划”改革任务。2021年,市行政审批局直接办理审批事项21813件,按期办结率100%,审批平均提速40%以上。
在优化营商环境上较真碰硬,在便民惠企的办理效率上争分夺秒,是许许多多安康人都能时刻感受到的……“为办得成想办法,不为办不成找理由”已经成为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全体的共识。春山在望,奋力谱写安康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他们前进的方向仍是加速自我改革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