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雪琴
在我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过程中,市住建局以“建设生态安康、打造秦巴明珠”为抓手,发挥职能作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绿化美化秦巴明珠,为安康文明创建标注新高度。
高标准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文明创建筑牢“里子”
如今,走进安康城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路面平坦、设施齐全、标线清晰的道路四通八达,为市民出行带来了便利。自我市启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以来,市住建局以“对照标准补短板、完善设施强管理”为目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对巴山路、育才路、果园路、解放路等城市主次干道进行了翻新和重建,全面硬件支撑基础。
与此同时,2019年,市住建局还投资1074.6万元,完成香溪隧道、江北大道、陈家沟、七里沟等路段的渗水治理、破损路面及雨水井维修,安装隔离桩、沥青路面维修、排水设施维修、清淤等工作,解决了城市顽疾,保障了市民出行通畅整洁。市住建局还对城区道路标识标线进行了重新施划,共实施道路标识标线1.7万平方米,震荡标线1000余平方米,大桥路、金州路、兴安路、育才路、南环路等主要道路施划黄色禁停标线3944平方米,安装标识标牌32套,在教场社区施划停车位106个。
同时,高起点提升背街小巷,对15个社区环境进行了提升,中渡村背街小巷、骆家庄片区背街小巷项目的陆续竣工,交通环境的改善也引导市民提升了素质,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提升,为创文工作打牢了坚实的基础。“如今道路平整了、干净了,群众出行方便了,乱扔垃圾的现象也消失了,你看我们社区现在多干净呀”。市民王先生如是说。
高起点实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为文明创建擦亮“面子”
市住建局坚持绿随路走,一街一景,增绿扩绿,提质增效。近年来,对育才西路及果园路综合改造绿化面积1100平方米;东坝防洪堤迎水面、背水面坡面绿化约15万平方米;汉江公园三期新增绿化面积约15.8万平方米;新罗公园新增绿化面积约1.4万平方米;逐步实施火车站广场改造、旅游商业广场景观项目、南环干道行道树更换等绿化工程。
为打造秦巴明珠、秀美安康,市住建局还对城区进行了美化,在春节、龙舟节等重要节点,栽植摆放各种鲜花;开展山体绿化,在四桥北头山体栽植各类树木2710株,绿化山体面积约40亩。修补公共绿地、行道树,清除死树死苗,消除缺株断垄现象。
为确保美化绿化持久有效,市住建局坚持“量质并举、建管并重”,制定《市政园林设施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成立4个整治工作组,持续加大公园广场和公共绿地巡查管护频次,联合城管执法、交警等部门,严厉打击损绿毁绿或以非法手段阻碍市政绿化设施建设、管护等行为。共处理12345工单1035件,巡查处理市政园林设施问题786件,下达维修单252件,发现并处置恶意损坏照明设施问题11个。
同时加大城市照明设施的维护,完成投资125.8万元,共检修各类灯泡1056只,处置照明问题投诉及应急突发事件110余件次,亮灯率和完好率达99%;完成了新城北路及府学巷、马家巷支巷等背街小巷路灯工程,对一江两岸景观亮化工程完成28栋楼体亮化及汉江四桥至三桥两岸亮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为秦巴明珠增添了无限魅力。
高规格提升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为文明创建锦上添花
近年来,市住建局切实加强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江南再生水厂投产运营,去年1月至11月,中心城市处理生活污水2576.3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99.67%;中心城市处理生活垃圾156891吨,垃圾处理率100%,县城处理生活垃圾215105吨,垃圾处理率99.24%。
持续推进扬尘治理,每周进行扬尘管控和安全文明工地专项检查,各项目降尘设施、在线监测设备完善,扬尘应急预案及车辆冲洗台账全部建立,坚决杜绝车辆带泥上路和沿途抛洒现象发生,做到精细管理,文明施工。去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建筑工程扬尘治理检查799次(其中市直100次),检查工程1577个,下发整改通知单715份,对项目经理扣分7人、行政处罚项目41个、累计罚款60.5万元,约谈项目责任人41人次,下发扬尘治理“绿”牌工程59个、“黄”牌工程20个、“红”牌工程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