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部门
翻开记忆:感知年货年味的变迁
2019-02-18  来源:本站原创

编者按:春节,对中国人来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没有之一,它意味着新的开始,寄托着新的希望,蕴含着新的挑战。新春年货,则是这个重要节日里的鲜明载体,它唤醒了人们对年味的浓浓感知。aNp安康新闻网

随着时代不断变化、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对年味的念想却代代承袭。由于时代不用,年味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在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年货是一年难得吃上一顿的一桌饭菜;生活渐渐富裕后,年货变成了电视、洗衣机、电脑等商品;再后来,人们在置办年货时开始重视健康,而网络时代的来临,逐渐改变着人们选购年货的方式。aNp安康新闻网

年货的变迁,反映出我国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借着新的一年来临,让我们一起翻开记忆,感受不同年代的不同“年味”。aNp安康新闻网

上世纪70年代末—— 豆腐干、秆秆酒都是稀罕产品 aNp安康新闻网

□ 李永明aNp安康新闻网

伴随着猪年的到来,人们在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的商场、超市、菜市场、农村集贸市场兴高采烈置办着年货,把浓缩一年的乡愁和思念都装进了精心置办的年货里。看着这热闹祥和的美好场景,让我不由得回忆起四十年前置办年货的情景。aNp安康新闻网

那是1979年羊年的春节,父母亲最爱吃豆腐干,喝秆秆酒,那时候也算是稀罕产品。当时茨沟老区的豆腐、秆秆酒在恒口、五里一带很有名气,到原产地购买才放心。aNp安康新闻网

我的小学同学小冉是茨沟人,跟我是同班同学,他对那里的风土人情非常熟稔,那时我们年幼,家庭条件差,我把积攒一年来的十多块零用钱全拿出来,瞒着父母,恳请他陪我一路上去买点年货,小冉愉快答应。aNp安康新闻网

那时候交通不便,到茨沟须住一宿,在大年的前一个礼拜天,我们搭坐熟人的拖拉机来到茨沟,茨沟的农贸交易市场逢场时,人来人往,拥挤不堪。街道两边都是当地有名的豆腐干、腊肉、土鸡、土猪、土酒等,吆喝声此起彼伏。aNp安康新闻网

小冉跟我挤到一个卖秆秆酒的摊位前,他向一位熟悉的老人打着招呼,老人的周围都是盛满秆秆酒的塑料桶和玻璃瓶,一个紧挨一个。小冉说这家秆秆酒最正宗,我们斤斤计较和老人讲着价钱,老人看我们是学生娃儿,把价钱压得最低,我们便购买了几斤秆秆酒,又去买了几斤豆腐干。aNp安康新闻网

小冉是当地人,别看他幼小,但生活经验比我丰富,他告诉我买豆腐干的经验,一是看颜色,正宗地道的豆腐干颜色微黄,那是烟熏的自然色,二是闻豆香,好豆干都有一股浓浓豆香味,三是切片尝,好豆干吃到嘴里筋道耐嚼,说得很在行。随着交易市场的罢场和人流的减退,我们第二天心满意足地回到了五里。aNp安康新闻网

大年三十那天,我们学校放了假,全家人在一起过着春节。长兄们领着我们兄妹几人先上坟,向李氏祠堂和长辈们叩头上香烧纸。上坟归来,团圆饭已端上桌,菜香浓郁扑鼻,只听一阵炮声响后,我们就热闹地吃喝起来。父亲和母亲都夸我豆腐干好吃买得好,秆秆酒味好也很正宗。aNp安康新闻网

父亲喝了两大杯,我们兄妹几人也喝起来,团圆饭吃得高兴畅快。如今时过境迁,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已成家立业,近知天命,但那个羊年一直在脑海印记到今天。aNp安康新闻网

上世纪80年代末—— 吃穿用生活必需品成首选 aNp安康新闻网

□ 柯贤会aNp安康新闻网

上世纪80年代末,改革开放已走过10个年头,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开始丰富起来,人们可以比较方便地购买年货了,但是当时的大多数人手头还不是特别富裕,置办年货也就深深烙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aNp安康新闻网

普通百姓置办年货以生活必需品为主,集中在“吃穿用”和“庆祝”上。吃的主要是买盐、猪肉、水果糖和少量的瓜子、花生、橘子、苹果。穿的主要是扯布做新衣服、新鞋子。那时候,衣服早早就做好了,孩子们眼巴巴看着,手指扒拉着数日子,等着大年初一穿新衣,条绒是做衣服的顶级料子之一,穿条绒裤子走路,摩擦会有一种特有声音,那声音一出来,绝对拉风。aNp安康新闻网

时尚人群置办年货则以流行用品为主,集中在“三转一响一喀嚓”上。“三转”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一响”是收音机,“一喀嚓”则是照相机。年轻时髦的人在结婚或置办年货时就瞅着这几样。记得1988年,表姐花了50元钱买了块“蝴蝶”表,兴奋得跑到照相馆留影,还把戴了手表的手腕伸到镜头前,好像一个手表模特儿,手表在那时就是时髦的象征。aNp安康新闻网

有了些钱的人置办年货以电器用品为主,集中在“三大件”上。这“三大件”就是电视、冰箱、洗衣机。1986年,我们村靠经营“代销店”富起来的来玉明一家已经成为村上的第一个万元户,为迎接当年春节,他们家购进了一台17英寸黑白电视机,那时候整个村子都没有电视机,好奇的村民走几里路到他们家看电视,就像小时候在山村看电影一样热闹。aNp安康新闻网

走亲访友送礼品以吃的为主,集中在“四样”上。当时的标配是一斤白糖、一瓶粮白酒、一包杂果、十二个蒸馒头。拜年回家时,亲戚还给“起发”,寓意是“一起发财”,一般两样,一双手工绣花鞋垫、一块手帕的居多,要紧亲戚再加上一双袜子、一条手巾或是一双手工布鞋。aNp安康新闻网

别的年货主要是自己在家里准备,除杀猪、宰鸡、长豆芽、磨豆腐、蒸馒头、捏米花糖、炸麻花等必不可少外,裁红纸写春联、糊灯笼也是最有意思的年货准备。aNp安康新闻网

喜迎新世纪—— 各式年货走进城乡随处可见aNp安康新闻网

□ 王丽蓉aNp安康新闻网

时光的年轮在指尖不知不觉悄悄流逝,年来了,年味也越来越浓。大街小巷熙熙攘攘挤满了人,在外劳碌奔波的人从天南海北赶回家过年。而满大街的年货,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各种美食和街上喜庆的灯笼、璀璨的灯光、随处可见的春联年画、美丽的鲜花就是对年最好的诠释。aNp安康新闻网

我怀念童年的年味,那时的年味有种香甜、浓烈的乡土气息,有着淳朴的乡情。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家家户户生活还不算宽裕,平日里节俭过日子,只有过年了才舍得将最好的东西拿出来。即使生活条件差,但是年画、春联、门神、灯笼这些物件都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年货。aNp安康新闻网

进入猪年春节,勾起了我对年货浓浓的回忆,印象最深的,还是千禧年春节,家人购置年货的场景。进入新世纪,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随之越来越丰富,街头巷尾的年货更加多彩多样。我家里经济也宽裕了,盖起了楼房,置办的年货更加丰富。在老家农村沈家岭市场,猛然间发现小商贩的摊位前都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卤菜、瓜子、糖果、水果、蔬菜、干果、调料等生活物品。这些东西以前得进城才能买到。而丰富的鸡鸭鱼肉、新鲜的蔬菜、各种各样漂亮的衣服,这些年货在乡下农村市场里随处可见。也是从那时起,家里办置年货就不用挤着进城去采买,在家门口就可以买到丰富的各式年货了。aNp安康新闻网

腊八一过,很多家庭就早早将牛肉、腊肉、香肠、腌鱼等美味腌渍好,挂在屋檐下风干准备过年美味,光是看着就能馋得流口水。除了烟酒茶等,像鲜虾、鱿鱼、扇贝这些活蹦乱跳的海鲜也在市场上能买到。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群众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每家每户办年货时都洋溢着过年的喜悦。aNp安康新闻网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一些年俗正被我们慢慢淡忘,但采购置办年货依然是件令人兴奋的事。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从以前的缺衣少食,到现在的吃穿不愁,出门方便快捷,经历了几代人努力奋斗。我们感恩这个幸福的时代。 aNp安康新闻网

进入新时代—— 手指轻轻一点,“世界卖场”近在眼前aNp安康新闻网

□ 吴亚君aNp安康新闻网

办年货,是中国人过节最欣喜的忙碌。从传统集市,到百货商场,再到动动手指的“网购”,年货置办是越来越方便。手指轻轻一点,“世界卖场”近在眼前。aNp安康新闻网

以往,物质条件比较匮乏的年代,年货都是由长辈置办的鱼肉蔬菜、春联、鞭炮以及过年的新衣服。如今,生活越来越好,不少人将有机果蔬、保健品、美妆个护等加入购物车,将健康美丽作为新年年货的首选。“以前人们买年货多是大鱼大肉,现在注重健康,多吃些粗粮和新鲜蔬菜好。”正在菜市场选购熨斗有机白菜的张大爷说。aNp安康新闻网

年来了,石泉县城的街头巷尾都被装饰得焕然一新,各大商场、超市的人越来越多。喜庆的音乐、拥挤的人群,整个城市变得热闹起来。尤其在各大手机卖场和金银首饰店前,鲜艳的气球拱门,可爱的卡通娃娃都成为商家招揽生意的“招牌”。一些人选择在过年前给自己换个新手机或买条项链,作为辛勤劳动一年送给自己的奖励。aNp安康新闻网

在县城人行道上,摆满各种各样的年货,不少商家还挂上二维码,支持手机支付。李大爷带着5岁的外孙在家门口附近的小摊上正在挑选小孩玩的玩具,各式玩具装了满满一纸箱。“现在的小孩幸福哦,我们小时候哪有这么多好玩儿的。”李大爷说。aNp安康新闻网

起个大早去菜市场逛逛,是年过六旬的王琴节前的常态,作为家里掌勺的“大厨”,从冬月开始,王琴就没闲过。“做香肠、缠小肠、烘腊肉、做豆腐乳、血粑粑、冻米糖……”纯手工“DIY”春节美食是她每年的“必修课”。 除了招待客人外,还要送给一年到头难得回来一次的外地亲友带走。“外面买的总不如自己亲手做的味道正宗,虽然忙,但忙得开心,年味儿都在家乡的这些土特产里。”王琴说。aNp安康新闻网

王琴的女儿吴亚菲也早早开始置办年货,但她的年货更有新时代的特点。“我在京东买了坚果、糖果、巧克力、还有国外的进口果汁。这些都是头天买第二天就到,因为我是会员,直接送货上门,特别方便。”吴亚菲说。虽然她在乡镇上班,但丝毫不影响置办年货的进度。aNp安康新闻网

“这几年工作特别忙,孩子都两岁多了,我还没带他出去玩儿过,刚好广州有亲戚,听说那里离海近,想带孩子去看看。”在扶贫局上班的小董决定带着孩子和父母去广州,过一个温暖的春节。生活的富足带来了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如今很多人会在春节期间出门旅行,身心的双重放松才是这个隆重的节日最核心的意义。aNp安康新闻网

(责编:刘峻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