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工厂”连着“大世界”
——平利持续推进社区工厂发展
安康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勇 余玮 熊荣军)在安康,社区工厂兴于平利。平利发展社区工厂,从单纯农民就业,到打造西部“社区经济”品牌,走出一条飞跃发展之路。“小工厂”连着“大世界”,“社区+工厂”的平利模式,正在书就平利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大文章。
模式,是这样形成的
2010年遭受“7·18”特大洪灾后,平利县按照陕南移民搬迁部署,许多村镇村民需要实施搬迁。全县先后建设112个集中搬迁安置区,累计让28555户83307人告别深山搬进新居。
随着大量人员纷纷搬进社区,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有的家庭积蓄少,有的劳动力缺技术,有的没稳定收入……面对这些问题,平利县的决策者认识到:“决不能一搬了之。”
如何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挣钱增收?调研发现,平利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工产品,大部分工序需要手工完成,大多采取以件计酬,对工作时间、场所限制不严,具有工人上手操作快、管理相对松散的特点,非常适合需要照顾家庭、不能外出打工的妇女。
“靶向”摸清后,平利随即把就业创业、招商引资和移民搬迁有机结合起来,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创办社区工厂,引导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平利依托社区办工厂,办好工厂带就业,探索出“总部在园区、工厂在社区、车间进村庄”的平利模式,在全县全面发展社区工厂。
“社区+工厂”的“平利模式”自然而然诞生了。这一模式,不仅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还有效解决了“三留守”等社会问题。这一模式,正改变着平利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正如药妇沟社区居民吴丰珍所说,社区工厂让她“楼上居住、楼下就业”,晚上下班了还可以去广场跳跳舞,在休闲的社区里过上幸福的生活。
“社区+工厂”的平利模式,为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趟出一条新路子。因为它找到了一个恰到好处的“支点”,凝聚并激活了各种生产要素的内生动力,实现了农民、企业、政府的共赢。
奇迹,是这样产生的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下贫困治理的新举措,如何加速推进农村贫困人口精准脱贫,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需要解决的首要难题。
平利新社区工厂,刚好破解了这一难题。平利在响应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中,大力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进驻搬迁社区,创办以家庭手工业为主要业态的“社区工厂”,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成功探索出一条“就业式精准扶贫”新路径。平利社区工厂,顺理成章成为全国2017精准扶贫十佳典型之一。
香港嘉鸿集团抢占先机,2016年就决定把平利建成西部最大的手套出口基地。正是与香港嘉鸿集团的合作,平利嘉鸿手套社区加工厂先后建分厂17家,2017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一花引得百花放,杭州合力毛绒玩具、江苏阳光制衣、上海嘉麟杰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一批社区工厂龙头企业纷纷落户平利。平利11个镇建设83家社区工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经营主体181家,10家电商公司和796家网店,形成毛绒玩具、服装手套、电子元件、手工艺品4个社区工厂产业集群,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6000余个。
4月10日,在药妇沟社区采访时,40岁的黄细燕说,她在嘉鸿手套厂上班2年多,平均月工资2000元。虽然比在外打工赚得少一点,但下班就能回家照顾老人和孩子,以前在外打工只有春节能在家呆几天,还是在家门口上班好。
与黄细燕、吴丰珍一样,平利有一大批搬迁群众在社区工厂加工手套、生产毛绒玩具、装配电子元件、制作手工艺品,拿上稳定的工资,过上了红火的日子。平利许多贫困户,也因此实现了“楼上居住、楼下就业,一人进厂、全家脱贫,当年进厂、当年脱贫”的预期目标。
60多个县区纷纷来平利考察取经,社区工厂已在陕南多个县区落地生根,被实践证明是可推广的发展模式。社区工厂不仅成为平利亮丽的风景线,更为当前脱贫振兴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高度,是这样刷新的
“社区工厂”出现在百度上是近几年的事,最初媒体上、百度上看到基本都是平利社区工厂的新闻和故事。
第一次刷新高度,是2016年8月6日。光明日报专题报道平利社区工厂《小社区何以成就大战略》,这是平利第一次在光明日报刊发头版头条。此文从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新战略的高度,来阐释在平利探索和创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在城镇化、移民搬迁、精准扶贫方面,如何摸索出“平利模式”。一石激起千层浪,人民日报、陕西日报、陕西工人报、安康日报、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纷纷深度专题报道平利的社区工厂。一时之间,社区工厂成为百度热门词汇。
第二次刷新高度,是2017年9月15日,平利社区工厂精准扶贫经验亮相山东济南,参加人社部主办的全国首届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平利县社区工厂模式作为解决异地搬迁、助推就业扶贫的新路子,成为展示交流活动的亮点。无论是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从山东媒体到陕西媒体,还是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都纷纷报道平利社区工厂。“平利社区工厂”就业服务项目最终荣膺“最具人气奖”和“优秀项目奖”。
第三次刷新高度,将是2018年5月29日。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为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近就业难题,深入平利县调研考察社区工厂就业脱贫模式,决定实施“暖心工程·社区工厂就业扶贫”公益项目,并于5月29在北京举行“暖心工程·社区工厂就业扶贫”公益项目启动大会。平利县是唯一的试点单位。中国社会会福利基金会认为,新社区工厂有利于解决农村“三留守”问题,有利于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平利这次抢抓公益项目试点机遇,毫无疑问将会再次刷新平利新社区工厂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