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电话:0915-3356512
  •  投稿邮箱:news@akxw.cn
 > 新闻 > 安康 > 部门
我市两县喜获“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2018-06-04  来源:文化安康

日前,由陕西省文化厅开展的2018—2020年度“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命名工作揭晓,全省30个县(市、区)、乡镇(街办)获此殊荣,我市旬阳县、紫阳县被省文化厅授予“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aVv安康新闻网

微信图片_20180604095656.jpgaVv安康新闻网

微信图片_20180604095752.jpgaVv安康新闻网

 aVv安康新闻网

aVv安康新闻网
旬阳是文化大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多样,特别是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旬阳民歌已成为非遗品牌项目,成为旬阳通往外界的名片。近年来,该县致力于民间艺术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依托传统节庆,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展演展示活动,重点保护和传承以旬阳民歌、汉调二黄、民间社火、道情皮影、旬阳曲子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项目,推动民间文化艺术生态的整体保护和创新发展。目前,已成功申报“旬阳民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项,“道情皮影戏”“八步景”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7项,“旬阳孝歌”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23项,“红军老祖的故事”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60余项;已有1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5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aVv安康新闻网

微信图片_20180604095823.jpgaVv安康新闻网

省级非遗保护项目蜀河烧狮子展演aVv安康新闻网

微信图片_20180604095853.jpgaVv安康新闻网

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汉调二黄票友大赛aVv安康新闻网

微信图片_20180604095917.jpgaVv安康新闻网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民间曲艺(旬阳曲子)展演aVv安康新闻网

旬阳民歌aVv安康新闻网

旬阳民歌曲调丰富,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大体分为号子、山歌、小调、风俗歌曲四种。号子多采用一唱众和的演唱形式,节奏整齐,铿锵有力,曲调简朴,气势壮观;山歌声调高亢、悠扬、嘹亮,节奏舒展自由,多用高腔演唱;小调音域不宽,常带有方音、方言,大多为分节歌,具有曲折、细腻的特点;风俗歌曲在旬阳民歌中仅有少量存在,多在酒宴、祭祀活动中演唱。aVv安康新闻网

旬阳民歌历史悠久,现在收集到的流传在县境内的传统民歌多是清代末期和民国时期的作品。20世纪80年代,旬阳县文化馆挖掘整理并结集出版了《旬阳民歌集成》,收集各类民歌868首,其中34首被《陕西民歌集成卷》收录。近年来,旬阳再次组织人力深入普查,目前已整理的传统民歌和创作的新民歌达1200余首。通过传承和保护,旬阳民歌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旬阳县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陕南民歌创作研究基地”。aVv安康新闻网

旬阳民歌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陕西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aVv安康新闻网

旬阳民歌已被列入国家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aVv安康新闻网

紫阳民歌aVv安康新闻网

紫阳民歌是流传在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境内的民间歌曲的总称,是陕南地区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民歌之一。aVv安康新闻网

紫阳民歌分为号子、山歌、小调、风俗歌曲、花鼓八岔、孝歌和新民歌等十几个种类。劳动号子是紫阳民歌的基础,在紫阳民歌中占有重要位置,风格粗犷豪迈,音调、节奏复杂多变,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山歌,指劳动号子以外的各种山野歌曲,是最能代表山区特点的民歌,山歌歌词有很多是在劳动中即兴创作的,演唱者触景生情,随编随唱,大多是表现男女情爱的内容。小调和山歌一样,量大面广,歌词较为固定,曲调细腻流畅,旋律优美动听,节奏平稳细碎,音域较窄,具有较强的叙事性和个人感情色彩。风俗歌曲是紫阳民间举行婚丧嫁娶等各种仪式时所唱的歌曲。新民歌是新中国成立后编创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创紫阳民歌。aVv安康新闻网

微信图片_20180604100009.jpgaVv安康新闻网

紫阳民歌的歌词鲜活生动、风趣幽默,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所用方言似川、似楚,韵味独具,其旋律优美婉转,高腔唱法中游移于调式音级间的色彩性颤音唱法,具有独特的价值。紫阳民歌的代表性作品有《郎在对门唱山歌》《洗衣裳》《唱山歌》《南山竹子》等。紫阳民歌对于丰富中华民族音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aVv安康新闻网

微信图片_20180604100031.jpgaVv安康新闻网

2003年,紫阳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歌艺术之乡”。aVv安康新闻网

紫阳民歌已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aVv安康新闻网

 aVv安康新闻网

(责编:李璞)